[发明专利]柴油车燃油加热系统节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8788.3 | 申请日: | 200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奎;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玉奎;文华 |
主分类号: | F02M31/16 | 分类号: | F02M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12401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车 燃油 加热 系统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动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柴油车燃油加热系统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车辆冬季行车受地理条件、气候温度、柴油标号等因素影响会出现油料凝结、油路堵塞、燃油消耗大等现象并造成车辆停驶、起动困难等情况发生。现有技术柴油车燃油系统的加热方法一般通过发动机的循环水的热量来预热回油管中的柴油。如申请号为00123904.x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该发明所述方法是在柴油机的高压水泵的回油管中串联一个与柴油发动机循环热水管连接的加热器;在加热器内部具有连接柴油回油管路的加热螺旋管,在壳体上具有与柴油车循环热水管连通的进出水口;另外,如专利号为01211945.8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柴油发动机与燃油箱之间的输油管外套设有一内径大于输油管外径的耐高温的塑料管,使输油管与塑料管之间流通热水,从而实现对燃油的加热;但是单纯采用上述的加热方式可能会导致柴油车不能正常启动。现有技术中还采用电加热方式来给柴油车燃油进行加热,但单纯采用电加热,温度不容易控制,加热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并且电加热方式造成大量的电能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车燃油加热系统节能装置,采用循环液与电加热双重方式进行加热,能够保证柴油车正常启动,并能达到节能效果。
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案来实现其目的:柴油车燃油加热系统节能装置采用循环液及电双重方式进行加热,即利用汽车发电机以及蓄电池的电能,采用电加热方式及外部热能如汽油喷灯或电能通过循环液循环体外加热器方式和采用发动机冷却液热交换方式,给柴油车燃油输送系统及发动机内循环液循环系统和机油润滑油系统进行全程加热保温;全自动加热控制装置采用了单片机控制模块,利用该模块设计制造的柴油车燃油加热系统节能装置对燃油加热系统和加热过程进行全自动控制,运行安全可靠,可节省燃油成本、降低尾气污染排放指标,增加动力,延长使用寿命。适用各种型号国产、进口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工程机械等车辆设备。
本发明的柴油车燃油加热系统节能装置按结构可以分为七部分:发动机机内循环液加热循环及电加热部分、油箱加热部分、手动抽油泵部分、油循环液分离器部分、体外加热器、油管内电加热油管外热循环液双重保温部分、单片微机温度控制器。
发动机机体内加热部分包括机内散热循环液循环管道,通过体外加热器进行循环液循环加热,同时也对底部机油进行循环液加热,还有电加热棒进行电加热,对机顶缸盖内加热通道进行电加热热风循环加热。
油箱加热部分由进、出循环液管,抽油管,热交换桶等组成。抽油管上装有电加热器用来在启动的时候对燃油进行加热,热交换桶上焊接的进循环液管高出循环液管以保证在循环液流动的时候,热交换充分。
手动抽油泵部分包含两个电加热器,在启动阶段使用。
滤清器部分包括对进出滤清器的油管中的燃油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和循环液油热交换桶。与前相似,电加热器在发动机启动阶段使用,热交换桶用来在正常行车中加热燃油温度,保证燃油不结蜡以及提高柴油的燃烧充分,从而使发动机功率提高;减少尾气中的烟尘含量,保护环境。
体外加热器分为两种加热方式:电加热和汽油喷灯加热。其中电加热为AC220V2500W;电加热器适合在车库等有AC220V电源的地方,其特点是安全环保;汽油喷灯加热适用于在野外等没有220V电源的地方;汽油喷灯加热,适合在任何场合的启动使用,该装置比较安全合理。
油管内电加热外循环液管加热部分指的是在该系统所有的输油管中,管内都安装了电加热丝,油管外有循环液加热管,利用发动机自身工作温度对油管加热。
温度控制器是利用单片微机技术对燃油的温度及循环液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在油温低于4℃时,启动电加热对各部件进行加热;当油温超过高限20℃时停止。进行自动切断或者接通加热电路,保证燃油温度不凝结,从而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循环液温超限报警器是在启动前,使用体外加热器加热时,防止循环液温度过高进行报警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玉奎;文华,未经曹玉奎;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87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印制工具的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折叠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