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疝修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8408.6 | 申请日: | 200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马颂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灵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F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100016北京市朝阳区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组织中缺陷进行修复的装置,具体涉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所用的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疝是腹部肌肉薄弱或开裂的区域,导致脏器或组织经由薄弱点向体外突出形成。常见原因是有:先天性局部腹壁薄弱;后天性腹壁薄弱,如老年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某些疾病引起长期腹压增加,如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困难及习惯性便秘等。
疝有很多种,可根据其在腹壁的位置或具体的成因分类。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疝,长于腹壁的“内环”部位,男性较女性易于发病。
治疗疝的唯一方法是实施手术。修复疝的外科手术主要有两大类:张力修复和无张力修复。
采用张力修复时,医生在患者腹部疝的位置切口,将突出组织回纳到腹腔中,再将疝部缝合,即采用组织对组织的修补,费用低、操作简单,但术后痛苦大,恢复慢,且复发率较高,大约为10%-15%。
关于无张力修复已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最常见的几种方法。
平网修复法
切口后,将一片平网片在突出组织的上方沿疝缝合。该方法不适合较大的疝,为加固需进行较大量缝合,会增大神经损伤的风险。疝环充填式修补术:
缺点是缝合处张力过高,一些患者因能感觉到填塞片挤压而长期感到不适。因填塞片收缩会造成复发,或使组织偏离原位。
腹腔镜疝修补术
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费用高,需全麻、气腹,且对呼吸和循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医生缺少手触感,以及,视觉从三维变二维,且需特别器械,加之远期疗效和并发症尚不明确,从而限制了其发展。
环网修复法:
是另一种后部修复技术。这种网片由固定的外部环包围,有助于固定。缺点是外部环容易术后引起疼痛不适,且难以在定位后观测到网片是否正确打开。
三维网片修复法:
近年来已有提供一种三维立体产品,目前现有技术提供有三种尺寸的产品,参见图2,图3和图4,分别图示不同形式的相关技术的疝修补装置(11,12,13),这种装置包括:表层片(111,121,131),在腹壁表面修复;底层片(113,123,133),在腹壁内侧进行后部修复;以及,中间相连的圆柱形网片(112,122,132)。所用材料为不可吸收的细丝打结平网,用于加强或连接腹股沟疝的缺陷处,以在伤口恢复时提供支持。网片植入后,很薄的一层组织纤维会黏附并透过网片上的间隙生长,使网片与人体组织相结合。网片保持柔软,不会对伤口愈合产生损害。网片的材质是不可吸收的,也不会因为组织酶的作用被减弱。
现有技术的三维网片,在腹部为平状,使人体术后更为舒适,并且与其他产品相比不容易发生移动,定位与固定更为方便,降低了缝合的要求。该产品特别的优点是,用较简单的操作方法实现了后部修补,从而提供更为可靠的疝修复,得到本领域的认可。
市场上已提供的产品有三种形式,具体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灵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灵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8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仿真石材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语音聊天速配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