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性氮化物层的制造方法和形成晶体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77218.2 | 申请日: | 2006-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4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能国;蔡腾群;黄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18 | 分类号: | H01L21/318;H01L21/336;H01L21/8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侯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性 氮化物 制造 方法 形成 晶体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性氮化物层(compressive nitride film)的制造方法和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MOS)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艺进入深次微米时代,因为提升NMOS和PMOS驱动电流将会大为改善晶体管元件的时间延迟功效(time-delay performance),因此65nm以下的工艺对于NMOS和PMOS的驱动电流(drive current)提升的需求已经日趋重要。举例来说,传统上有针对发展ILD低介电常数(low k)材料来提升驱动电流的研究。而近年来,国内外已经开始研究浅沟槽隔离结构(STI)氧化层、多晶硅顶盖(Poly-Cap)的氮化硅(SiN)压缩结构(stressor)及接触窗氮化硅中止层(SiN contact etching stopr layer,缩写为SiN CESL)的膜层应力(film stress)对晶体管元件的驱动电流的影响。
结果是,将STI氧化物、多晶硅顶盖的氮化硅压缩结构与接触窗氮化硅中止层膜层应力沉积成压缩应力(compressive stress)。而且膜层越压缩,PMOS驱动电流增加地越多。
但是,以PECVD的方式在低温400℃以下,目前全世界最佳的镀膜(As-deposit)技术也只能达到-1.6GPa。因此,如何进一步地获得更高压缩应力的膜层已成为各界研究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压缩性氮化物层的制造方法,可得到高压缩应力的膜层。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方法,以提升PMOS的驱动电流增益。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方法,可同时改善PMOS与NMOS的结构应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方法,以增加电流增益,同时维持既有的元件结构。
本发明提出一种压缩性氮化物层的制造方法,包括进行一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以于基底上形成一层氮化物层。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期间需通入特定气体,而此种特定气体是选自包括氩气(Ar)、氮气(N2)、氪气(Kr)和氙气(Xe)的其中一种气体或其组合。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性氮化物层的制造方法,当特定气体是氩气和氮气的组合气体时,氩气流量约在100sccm~5000sccm之间,而氮气流量约在1000sccm~30000sccm之间。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性氮化物层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所采用的低频功率(LF Power)约在50W~3000W之间。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性氮化物层的制造方法,其中通入前述特定气体的时机可以是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前段、中段或后段。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性氮化物层的制造方法,前述氮化物层包括氮化硅层、含碳的氮化硅层或含氧的氮化硅层。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方法,包括先提供一基底,其上已形成至少一个栅极结构。然后,于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中形成源极与漏极,再于栅极结构顶面及源极与漏极的表面形成一层金属硅化物层。之后,于基底上沉积一层压缩介电层,以覆盖栅极结构、源极与漏极,其中沉积压缩介电层的方法包括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期间通入特定气体。其中,前述特定气体是选自包括氩气、氮气、氪气和氙气的其中一种气体或其组合。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方法,包括先提供一基底,这个基底具有PMOS区与NMOS区,再于PMOS区与NMOS区的基底上各形成一个栅极结构。接着,于各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中形成源极与漏极,再分别于PMOS区与NMOS区的基底上沉积一层压缩介电层(compressive dielectric film)和一层张力介电层(tensile dielectric film),以覆盖各栅极结构、源极与漏极。其中,沉积前述压缩介电层的方法包括在一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期间通入特定气体,而这种特定气体是选自包括氩气、氮气、氪气和氙气的其中一种气体或其组合。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方法,其中形成各栅极结构后还包括于基底上形成一层第一缓冲层(bufferlayer),以覆盖各栅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7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安全断电功能的碎纸机
- 下一篇:可挂各种口径塑料方便袋接呕吐物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