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75835.9 | 申请日: | 200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邓德华;陈嘉谦;吕芳毅;吴柄纬;杨芸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32 | 分类号: | H01L27/32;H01L21/8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有机 发光二极管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源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AMOLED displaydevice)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半透光光刻掩膜(half-tone mask)制造彩色滤光层(color filter layer)的有源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一种可将电能转换成光能且具有高转换效率的半导体元件,常见的用途为指示灯、显示面板以及光学读写头的发光元件等。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具备无视角、工艺简易、低成本、高应答速度、使用温度范围广泛与全彩化等特性,并符合多媒体时代显示器特性的要求,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潮。
承上述,一种利用阵列基板上有彩色滤光阵列层(color filter onarray,以下称COA)的有源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也被提出,关于其制造方法、结构等,已有许多学者提出相关的研究。图1A~图1F为公知技术中制造具有COA结构的有源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步骤流程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1A,首先,提供基板100,此基板100上已形成有元件层110。此元件层110中具有多个薄膜晶体管120(图中仅示出一个)、多条扫描线(未绘示)与多数条资料线(未绘示),而薄膜晶体管120是通过扫描线与数据线而驱动。
请继续参照图1A,每一个薄膜晶体管120包括硅岛状物121(silicon island)、栅绝缘层122(gate-insulating layer)、栅极123(gate)、源极124a/漏极124b(source/drain)、层间介电层125(inter-layer dielectric,ILD),以及源极/漏极接触金属126(source/drain contact metal)。值得注意的是,层间介电层125具有开口125a而暴露出薄膜晶体管120的源极124a/漏极124b(source/drain)。并且,源极/漏极接触金属126会与源极124a/漏极124b电连接,并利用此源极/漏极接触金属126使薄膜晶体管120与后续形成的透明导电层150(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电连接。
接着,请参照图1B,利用层间介电层125为缓冲层(buffer layer),进行彩色滤光阵列层(color filter array layer)的制造,也就是形成上述所说的COA结构。其经过三次利用涂布彩色光刻胶、曝光及显影的步骤,而在层间介电层125上分别形成红色滤光层130、绿色滤光层(图中未表示)与蓝色滤光层(图中未表示)。特别是,红色滤光层130、绿色滤光层与蓝色滤光层的位置是对应后续所形成的像素区162(pixel area)的位置。
再来,请参照图1C,在基板100上继续形成平坦层(flat layer)140,而覆盖红色滤光层130、绿色滤光层与蓝色滤光层。接着,并图案化此平坦层140,而形成接触窗开口142,此接触窗开口142暴露出源极/漏极接触金属126。
继之,请参照图1D,在平坦层140上形成透明导电层150,此透明导电层150会通过接触窗开口142与源极/漏极接触金属126电连接。
再来,请参照图1E,在透明导电层150上形成像素定义层160(pixel defining layer),此像素定义层160定义出多个像素区162(pixel area)。像素定义层160是利用涂布有机光刻胶后,并对其进行曝光与显影等步骤而形成,或是利用镀上一层无机材料层后,再利用光刻与蚀刻等步骤而形成。
之后,请参照图1F,在各个像素区162内形成有机发光材料层170,而完成有源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200的制造。通过薄膜晶体管120的开关动作而施加电压到透明导电层150上,进而使有机发光材料层170发光。并且,有机发光材料层170所发出的光线,会再经过彩色滤光阵列层(如图中所示的红色滤光层130)而形成色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58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混凝土组合梁
- 下一篇:一种检测多倍体植物基因单核苷酸点突变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