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冬枣醋饮品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8681.0 | 申请日: | 2006-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凤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滨州冬枣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C12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冬枣醋 饮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料,尤其是一种含有果醋饮料。
背景技术
冬枣属鲜食品种,枣果脆甜味美,风味独特,适口性强,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与多种微量元素。除Vc含量极高外,还富含生理活性物质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功效,是上等的滋补佳品,被人们誉为“水果之王”。但是我国目前的冬枣保鲜、加工技术水平较低,保鲜期仅有2-3个月。超过保鲜期的冬枣会发生酒化反应,使其失去鲜销的优势,只能白白扔掉,其数量相当可观,约占冬枣产量的20%-30%。另外,一些果形较小或果形不正的残次冬枣,也常常白白扔掉。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当今市场上的醋饮品品种很多,但还没有冬枣醋饮品,而且这些醋饮品大多以调配、勾兑为主,产品的口感清淡,不能充分发挥醋饮品的营养保健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冬枣醋饮品,以充分利用残次冬枣,发挥冬枣的保健作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冬枣醋饮品,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的冬枣醋饮品的配比为,
冬枣汁 6~8%
冬枣醋 10~15%
枣花蜜 5~10%
柠檬酸 0.1~0.5%
甜味剂 0.05~0.08%
乳酸钙 0.02~0.04%
乙基麦芽酚 0.1~0.2%
山梨酸钾 0.02%
其余为水。
这种冬枣醋饮品的组成,经过了严格筛选,科学配伍,形成的冬枣醋饮品酸甜可口,清爽宜人,止渴生津,富有冬枣特有的香味。它不仅具有冬枣的营养成分,同时具有酿造冬枣醋的特点,是新型健康饮料,能给人体补充大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它能充分利用残次冬枣,减少了资源浪费,发挥了冬枣的保健作用。这种冬枣醋饮品中所含的冬枣醋与粮食醋相比,营养成份更为丰富,富含醋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生物活性物质,且能起到软化血管、降血压、养颜、调节体液酸碱平衡、保进体内糖代谢的作用,可分解肌肉中的乳酸和丙酮酸而消除疲劳。所含的枣花蜜可促进消化吸收、增进食欲、润肠通便、镇静安眠、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养颜美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所含的冬枣汁含有鲜冬枣中的各种营养保健成分。因此,这种冬枣醋饮品兼具冬枣醋、蜂蜜、冬枣汁的三重功效,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功能保健性饮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将甜味剂换为白糖后制成的冬枣醋饮品,适合爱好运动的年轻人与活泼好动的儿童运动后及时补充能量。按重量百分数计,这种冬枣醋饮品的配比为,
冬枣汁 6~8%
冬枣醋 10~15%
枣花蜜 5~10%
柠檬酸 0.1~0.5%
白糖 5~8%
乳酸钙 0.02~0.04%
乙基麦芽酚 0.1~0.2%
山梨酸钾 0.02%
其余为水。
所述的甜味剂为阿巴甜或木糖醇。也可以采用其它甜味剂。采用甜味剂的冬枣醋饮品含糖量低,对中老年人降低血脂或女士美容减肥有效,也可用于解酒、醒酒。本发明之冬枣饮品所用的水应为纯净水。
这种冬枣醋饮品的生产过程是,将冬枣浸泡、打浆后,加入果胶酶酶解,汁渣分离,加入活化的酒精酵母,进行酒精发酵,得到冬枣果酒;以此为酵基,再加入活化的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经杀菌、过滤得到冬枣醋。再经过连续发酵及3-9个月的陈酿后,将冬枣醋打入醋饮调配罐中,按配比添加冬枣汁、枣花蜜等调配成具有营养、保健、食疗功能的冬枣醋饮品。
本发明中所述的冬枣醋是以下述方法制成的,
a,将冬枣清洗后浸泡,浸泡时,按重量计,果水比为1∶3~5,水温为40~50℃,时间为6~8水小时,然后打浆,加果浆重量的0.04~0.06%的果胶酶酶解2~4小时后,进行汁渣分离,过滤得到冬枣汁,用白糖调整糖度至12~18%,经板式热交换器加热至86~93℃,进行18-22分钟的杀菌处理;
b,将活化好的酒精酵母培养液加入到冷却至28℃~29℃的冬枣汁中,加入量为冬枣汁重量的8~12%,在密闭罐中进行酒精发酵,温度保持在28℃~30℃,装罐量为75~85%,发酵时间为4~5天,当发酵液酒精含量在5%以上、残糖为0.5%~0.8%时停止发酵,得冬枣果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滨州冬枣研究院,未经山东滨州冬枣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8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