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棉杆制备粘胶纤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8479.8 | 申请日: | 200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田素峰;王乐军;刘建华;桑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C1/00 | 分类号: | D01C1/00;D01D5/0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1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制备 粘胶 纤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棉杆制备粘胶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面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纺织纤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其中粘胶纤维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当前人们用来生产粘胶纤维的原料主要是采用阔叶木、针叶木或是棉短绒,但是由于随着近年来粘胶纤维工业和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阔叶木、针叶木等木材和棉短绒需求量大大增加,导致了粘胶纤维用主要原料空前紧张。而棉花是当前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较大,目前人们对棉花的利用还仅仅限于其种子纤维上,而作为棉花植物的大部分棉杆,人们却只是将其作为无用物品而用作燃柴或是废弃。而棉杆中却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其中,棉杆韧皮纤维的平均长度可达1.8~2.2mm,平均直径为18~22um,而其木质纤维的平均长度0.6~0.85mm,平均直径为14~18um,虽然棉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但是目前却没有采用棉杆为原料来生产粘胶纤维的成熟方法和工艺,因此,将棉杆开发成为一种新的粘胶纤维原料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采用棉杆制备粘胶纤维的方法,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以棉杆为原料方便的生产具有优良性能的高质量粘胶纤维,解决了当前粘胶纤维原料短缺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棉杆制备粘胶纤维的方法,为采用去除根部后的棉杆为原料制成棉杆浆,再利用棉杆浆生产粘胶纤维,包括备料、蒸煮、放料、洗选、除砂、浓缩、氯碱化、次氯酸钠漂白、洗涤、浓缩、抄造、浸渍和压榨、老成、黄化、研磨、溶解、混合、过滤、脱泡、过滤、纺丝、牵伸、后处理工序等步骤,其中备料处理工序包括将棉杆的根部去除,并将其进行压溃或破碎、除杂等处理以符合蒸煮的需要;本发明中的蒸煮采用一次式碱法蒸煮,可以采用NaOH计以绝干棉杆量的18~35%,并调整蒸煮液的硫化度5~35%,蒸煮助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绝干棉杆量的0.01~3%,蒽醌为绝干棉杆量的0.01~5%,液比为1∶2~4.5的情况下进行配料在蒸煮器中进行蒸煮;在蒸煮时采用分段升温,将放有棉杆原料和配好蒸煮液的蒸煮器先冷转10~20分钟后向蒸煮器中通入水蒸气进行蒸煮,一次升温时间20±5分钟,压力0.30±0.03Mpa,一次小放汽时间10±2分钟,蒸煮器内余压为常压;二次升温时间30±5分钟,压力0.50±0.03Mpa,二次小放汽时间15±2分钟,蒸煮器内余压0.30±0.03Mpa,三次升温时间25±5分钟,压力0.55~0.78Mpa,温度161±20℃,保温时间80~240分钟。之后,对蒸煮后的棉杆进行清洗、除砂,以除去泥沙、铁质等杂物,并通过浓缩机进行浓缩以符合工艺要求,例如具体技术条件可为除砂浆浓0.5~0.7%,除砂压力0.30~0.33Mpa,在除砂机中进行,浓缩机出口浆浓3~4%,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利于生产的进行。之后,了确保棉杆浆的白度,应当对其进行漂白,使用氯碱化加次氯酸钠的漂白方法,对浓缩后的棉杆浆进行氯碱化处理和漂白,可在碱化塔和漂白机中进行,氯碱化时可采用向碱化塔中通以氯气,使用氯量为绝干浆量的0.1%~2.3%,并且在碱化后残氯0.02~0.9g/L,碱化后残碱10~100mg/L,在进行氯碱化过程中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控制氯碱化的时间,并调整反应时的PH值,以保证氯碱化的正常进行,这些均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识。而漂白则采用次氯酸钠进行漂白,控制含碱10~100mg/L,残氯量0.1~0.5g/L,并根据生产的需要控制温度为35~55℃,漂白时间20~100分钟,调整次氯酸钠的用量,这些也均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识。漂白完毕,按照当前常规的生产方式进行洗料,并将洗后的棉杆浆经浓缩机处理至浆浓为3.0~6.0%,然后送浆板机进行抄造,得到用于生产粘胶纤维的棉杆浆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8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错办发车方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盖玻片及其取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