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67537.5 申请日: 2006-02-27
公开(公告)号: CN101575590A 公开(公告)日: 2009-11-11
发明(设计)人: 韩忠朝;刘拥军;吕璐璐;孟磊;龚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C12N5/08 分类号: C12N5/08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陆 艺
地址: 100457天津市泰达***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 干细胞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和外胚层的 一类多能干细胞,最初在骨髓中发现,因其具有以下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多向 分化潜能。在体内/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 经、肝、心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 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组织工程。(2)造血支持和促植入。作为造血微环境主要细胞成分 ——基质细胞系的干/祖细胞,MSCs通过细胞对细胞的直接作用、分泌细胞外基质及多种细 胞因子,实现对造血的精细调控,支持造血干祖细胞的生长。与造血干细胞共同移植可促进 造血干祖细胞的植入,对于提高脐血移植成功率,拓宽脐血移植适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3) 免疫调控。MSCs表达MHC-I类分子,不表达CD80,CD86,HLA-DR等协同刺激分子,体外可 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内诱导免疫耐受,对于预防和治疗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后引起的 移植物抗宿主病,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自我复制。MSCs作为干细 胞可以自我复制,体外扩增、增殖能力强,可以作为基因操作的干细胞平台,在基因治疗中 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

目前MSCs的主要来源为成人骨髓,但成人骨髓源MSCs细胞数量及增殖分化潜能随年龄 的增大而下降,病毒感染率较高,且供者MSCs的采集须行骨髓穿刺术,来源受到限制,寻 找新的MSCs来源是目前国内外干细胞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MSCs在人胎儿和生后多种组 织广泛存在,包括骨膜、脂肪、羊水、真皮、牙、骨骼肌、胎肺、胎肝、脐血和脐带等。关 于脐血MSCs的报道存在较多争议,且脐血MSCs的分离会损失脐血中造血干祖细胞,影响脐 血冻存。脐带来源广泛,便于取材,对供者无不利影响,无道德伦理问题的限制,且脐带可 望作为自体MSCs来源于脐血共同移植提高脐血移植成功率,因此,脐带MSCs有望成为骨髓 MSCs的理想替代来源。新近Yuri A等提出脐带中MSCs存在于内皮和内皮下,可采用内皮 消化法从胎儿脐带中分离出MSCs。但采用内皮消化法,只有30%的脐带标本可以得到MSCs, 70%的标本不能得到可多次传代的MSCs。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 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下述步骤组成:

(1)将人脐带去除残留血液,剪碎,用胶原酶消化;(2)再加入胰酶消化;(3)消化液用 筛网过滤,去除未消化组织;(4)将过滤后的消化液用磷酸缓冲液稀释;(5)离心,获得 细胞;(6)将细胞接种于培养基内进行培养,得到大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剪碎最好是0.05-1.5mm3的小块。

加入胶原酶的重量为原料重量的0.05%-0.2%,优选的是0.1%,消化温度为37℃,消化 时间为30-60分钟,优选的是45分钟。

加入胰酶(Sigma,USA)的重量为原料重量的0.05%-0.2%,优选的是0.125%,消化温 度为37℃,消化时间为30-60分钟,优选的是45分钟,在消化过程中可以选用转子搅拌。

筛网可以前后用100目、200目筛网。

将过滤后的消化液用磷酸缓冲液(PBS)稀释,消化液与磷酸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8-12, 最好是1:10。

在离心时,离心机的转速为1000转-2000转/分钟,转10-20分钟,优选1500转/分钟, 转15分钟。

细胞接种的培养基为无血清培养基。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行。90%足月脐带可以分离 出丰富的MSCs,且可在5周扩增得到1×109MSCs细胞,本方法得到的脐带MSCs可在体外大 量扩增,可满足临床和实验研究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MSCs的细胞形态;

图2为脐带来源的MSCs的细胞生长曲线;

图3为脐带来源的MSCs的细胞周期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7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