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物镜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3655.9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1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晏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02 | 分类号: | G02B21/02;G02B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刘志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物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成像物镜,尤其是一种用于显微镜的负焦距成像物镜,其对于相同倍率,可以得到增大的、物空间的数值孔径NAO,从而得以提高其分辨率。
背景技术
对于设计者来说,光线追迹法是建立镜组的初阶结构中最实用的方法,可以藉由简单的公式推导光在光学系统的路径。光线追迹法是建立在近轴的条件(Paraxial Condition)下,主要是利用光线的折射(Refraction)与传递(Transfer)相应的公式来追踪光线在光学系统中的路径。
而近轴光学(Paraxial Optics)则正是处理经过中心(轴心对称)光学系统(Centered Optical System)的光之传播问题。一般近轴光学系统包括旋转对称的反射面或折射面,这些面都有一个共同的轴,称为光轴(Optical Axis)。中心光学系统有一个性质,就是当光线非常靠近光轴地通过此系统时,总是与系统内任何镜面的法线(NormalLine)相交,产生一个小入射角。这样的光线称为近轴光线(ParaxialRay)。
如图1所示,即为一种简单近轴光学系统的示意图。一道光线R1平行光轴地由左边进入透镜L,之后透出、并与光轴交在某一点F’,此点称为透镜的焦点(Focal Point)(或称第二焦点(Second FocalPoint))。考虑一条光线R2由左边的点经过透镜,其在与R1进入系统的相同高度时以平行光轴的方式出射,这样可以定义为第一焦点(First Focal Point)F1。这两道光线相交于物空间(Object Space)中的同一点O与像空间(Image Space)的同一点O’,即O’是O的像。由于光线进入透镜的高度可以是任意的,所以包含O点而垂直光轴的平面会成像至包含O’且垂直光轴的平面上,这两个平面与光轴的交点称为主点(Principal Point)P与P’。第一主点P在物空间,而第二主点P’在像空间,因此P’是P的像。而且,由于O与O’离光轴的距离相等,则像的纵向(Lateral)放大率也是一致的。OP与O’P’平面为该光学系统的主平面(Principal Planes),这两个主平面之间即为共轭(Conjugate)关系。由第一焦点至第一主点的距离称为第一焦距f(First Focal Length),而第二主点至第二焦点的距离为第二焦距f’(Second Focal Length)或称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EFL)。
美国专利第7,023,622号揭露了一种用于微型显微镜的物镜(Objective),其包括自物体侧(Object Side)至成像侧(Image Side)依次排列的正(Positive)的第一透镜,正的第二透镜和负(Negative)的第三透镜。该物镜具有的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大于或等于0.4;而其放大倍率(Magnification)则介于11至12之间,或者低于这个范围,但大于4。该专利旨在提供一种物镜系统,具有低放大倍率-数值孔径(Magnification-to-Numerical Aperture)的比率值(例如,低于30),且同时具有一个较大的视场(Field of View,FOV)-直径(Diameter)的比率值(例如,大于0.1)。
而另一种公开于美国专利第6,560,033的物镜(Objective Lens)则包括,从物体侧至成像侧,一个正的新月形状的第一透镜(MeniscusPositive First Lens)、正的第二透镜组(Second Lens Group with aPositive Refractive Power)、正的第三透镜组(Third Lens Group with aPositive Refractive Power)、第四透镜组(Fourth Lens Group)和第一透镜组(Fifth Lens Group)。这种用于显微镜的物镜系统之放大倍率(Magnification)可达50,并具有一个较长的工作距离(Long WorkingDistance),其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可提高至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3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棘轮扳手
- 下一篇:槟榔灵芝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