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比表面积高中孔率活性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53552.4 | 申请日: | 2006-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雨;王成扬;陈明鸣;时志强;金志刚;周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杭州金纳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1/08 | 分类号: | C01B31/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 地址: | 3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积 高中 活性 中间 相炭微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制备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高中孔率的活性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多孔炭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孔隙对一定尺寸的分子进行物理吸附,应用领域集中在气体净化、污水处理、食品饮料提纯、医疗卫生行业等。活性炭的制备是通过活化来控制孔分布和比表面积的过程,根据活化方法分类可分为物理活化、化学活化和催化活化等。目前,市售活性炭主要由水蒸气物理活化方法制备而成,其比表面积为500-1500m2/g,孔容一般小于1cm3/g;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常采用化学活化方法制备而成,如以KOH为活化剂可得到比表面积高达2000-4000m2/g,孔容可达1.0-2.0cm3/g,此类活性炭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nm附近,属于典型的微孔活性炭材料;就中孔炭的制备而言,催化活化较前两种活化方法更为有效,对含铁沥青基球形活性炭进行水蒸气催化活化,其活化产品中孔率超过50%,研究人员对铁在催化活化过程中价态的变化及其催化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但未曾详细考察活化产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等微结构参数,因此该种中孔活性炭应用价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活性炭的制备原料是硬炭即难石墨化炭前驱体,如酚醛树脂、椰壳、杏壳等,该类前驱体微结构呈各向同性且结构缺陷较多,适宜与活化剂发生反应而进行造孔;而软炭即易石墨化炭,如中间相炭微球微结构呈各向异性,由于碳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平行方向大于垂直方向而使得碳层面难于发生活化反应,因此以软炭为前驱体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容相对较低。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取方法(公开号:CN1124228C),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配备、聚合反应、分离、干燥。原料配备时,原料组成包含基本原料和催化剂,其原料组成的成分配比(wt%)为:基本原料80~99.9%,催化剂为01~20%,基本原料为煤焦油或煤沥青中任一种或两者之和;催化剂为铁、钴、镍的卤化物任一种或任两种以上之和;卤素元素为氟、氯、溴、碘中任一种。但用这种方法制备出来的中间相炭微球的比表面积以及中孔率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比表面积高中孔率的活性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如使用硬炭,微结构呈各向同性且结构缺陷较多,适宜与活化剂发生反应而进行造孔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解决了如使用软炭,如中间相炭微球微结构呈各向异性,由于碳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平行方向大于垂直方向而使得碳层面难于发生活化反应,因此以软炭为前驱体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容相对较低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的高比表面积高中孔率活性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以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为原料,将二茂铁粉体溶于甲苯后加入到原料中,二茂铁粉体的加入量为石油沥青或煤沥青量的1~5wt%;在氮气保护下升温并停留,然后降温利用煤焦油轻组分将产物溶解并过滤,甲苯抽提后进行丙酮洗涤,离心及干燥后得到含铁中间相炭微球;
B、将上述含铁中间相炭微球升温后进行炭化;
C、将炭化后的含铁中间相炭微球与活化剂干粉混合或溶液混合,搅拌,真空干燥后将浆状物放入管式活化炉,升温并停留;
D、反应产物降温后,用稀盐酸洗去碱性化合物和铁的氧化物,利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离子;确认样品中不含铁后,再用去离子水调节pH值至6~7,产物干燥后即得本发明产品。
二茂铁粉体的加入量为石油沥青或煤沥青重量的1~5wt%,其制得的活性中间相炭微球的比表面积为2000-3000m2/g,孔容为1.0-2.0cm3/g。
作为优选,高比表面积高中孔率活性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以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为原料,将二茂铁粉体溶于甲苯后加入到原料中,二茂铁粉体的加入量为石油沥青或煤沥青量的1~5wt%;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350~450℃并停留3~7小时,然后降至25℃利用煤焦油轻组分将产物溶解并过滤,甲苯抽提反复3次后进行丙酮洗涤,离心及干燥后得到含铁中间相炭微球;
B、将上述含铁中间相炭微球以0.5~20℃/min升温速率升至700℃进行炭化1~5小时;
C、将炭化后的含铁中间相炭微球与活化剂干粉混合或溶液混合,搅拌1小时,真空干燥后将浆状物放入管式活化炉,以0.5~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活化并停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杭州金纳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杭州金纳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53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