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判断串补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位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8438.2 | 申请日: | 200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双惠;李瑞生;张克元;樊占峰;王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6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判断 线路 单相 接地 故障 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串补线路距离保护中故障点定位的方法,及通过故障点的定位从而配合距离保护,解决距离保护在串补线路中超越的实现方案。
背景技术
传统距离保护应用于串补线路存在超越动作问题,距离I段在串补线路中必须考虑串补电容容抗(ZC),按线路阻抗(ZL)与串补电容容抗之和(ZL-j|ZC|)进行整定,当串补容量较大时保护灵敏度可能很低,距离I段的保护范围大大缩小,从而无法满足线路保护的要求。
鉴于以上原因,串补线路故障的定位已被广泛关注,同时也有相应的方案。一种方案是利用串补及MOV的等效阻抗来估计串补电容上的电压用于故障定位,该方法仅适用于工频分量,而不能反映串补线路故障时丰富的谐波分量。另一种方案是使用两个子程序来分别计算串补前后的故障点,然后选择正确的结果,属于单端故障定位,原理上很难克服对侧系统运行方式对测距精度的影响。还有是一种方案是基于双端量的故障定位,但是它的信号需要双端同步。上述各种串补线路的定位方法要用于实际的保护还有许多实际的问题需要考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用于判断串补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相对于串补电容位置的模型识别方法,和传统距离保护配合解决传统距离保护在串补线路中的超越问题。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判断串补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利用故障后MOV导通之前的暂态量数据,避开MOV非线性特性的影响,根据串补电容前后故障不同的电流电压关系,建立起两个标准模型,即串补电容前故障模型和串补电容后故障模型:
串补电容前故障(F1)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8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