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析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迁移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47539.8 | 申请日: | 2006-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1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军;张春桂;尹炜;张海荣;许华夏;鞠京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污染物 不同 介质 迁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分析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采样口(3),所述多个采样口(3)设置于柱体(1)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口(3)通过水循环管(6)与柱体(1)相通,蠕动泵(2)设在水循环管(6)相连通的采样口(3)与柱体(1)中间。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析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柱体(1)每隔80-160mm设置一采样口(3),每柱设置6-10个采样口(3),采样口(3)上设有开关(4)。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析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管(6)相连通的采样口(3)位于污染底泥与污染水体的界面上部。
5.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内加入污染底泥10-15kg,底泥上添加水10-15L,在13-23℃下每隔1d-30d从不同采样口处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析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内加有20-50g污染物。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析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装污染底泥与水后在水循环管相连通的采样口与柱体中间设有蠕动泵,当开启蠕动泵时以0.5L/h~3.1L/h的速度控制水流动,在13-23℃下每隔1d-30d从不同采样口处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析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内加有20-50g污染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75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