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毛细结构的热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7237.2 | 申请日: | 200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1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萧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结构 热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热管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若干种种不同毛细结构的热管及其制造方法者。
背景技术
目前,热管的基本结构,大体上均包含有:一外壳,其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并形成有可给予密封的容纳空间,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呈沟状或网状等不同形状的毛细结构。将适量的工作流体,注入该容纳空间内,且其可为水、乙醇或丙酮等材料。
通过工作流体可容纳于被密闭之容纳空间内,进行气液两相变化,以及可沿毛细结构所布设的范围内移动的特性,使热管因此而具有可以迅速且有效传递热能的功能。因此一般热管均被定义有用以吸热之一加热段(或称蒸发段)、用以散热之一冷却段(或称冷凝段),以及介于该二者间的一隔热段(或称绝热段)。
其中对热传导效率影响相当大之毛细结构,就先前技术所知,当其外壳为呈管状时,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77537号新型专利案,揭露有于该外壳内壁设置沟槽的结构,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514957案发明案则揭露以锻压方式制造该中空管状外壳,并在其内壁形成沟槽状表面的方法;当该外壳呈平板状时,则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35691号与第449040号新型专利案,分别揭露有于其容纳空间内部置入支撑片以做为毛细结构的技术。
前述各管状或平板状热管,由于均仅具有一种毛细结构,因此,在实际运用上,工作流体在该容纳空间内,在转变为气态或液态等不同型态的位置处,该热管由于缺乏与其对应的不同毛细结构,因此,将使其传递热能的效率无法充份发挥。虽然,以蚀刻方式在外壳之内壁上制造不同毛细结构,是属于可行的技术,但是其制造成本显然过于高昂,而非一般使用者所能接受者。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若干种不同毛细结构的热管,且其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效率,并且此热管的制造方法具有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
为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热管,其包含有一密封的中空壳管及至少一金属薄片。其中,中空壳管内部填充有一工作流体,而金属薄片为穿置于该中空壳管中。金属薄片为被区分一第一毛细区段及一第二毛细区段,在第一毛细区段上形成有若干个第一毛细结构,用以吸附该工作流体,另,在第二毛细区段上形成有若干个第二毛细结构,用以吸附工作流体,其中在第一毛细结构对工作流体产生的毛细力,是不等于第二毛细结构对工作流体产生的毛细力,使液态的工作流体朝向预定方向流动。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复合毛细结构热管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提供一中空壳管,并在其上预设一开口端,用以供一工作流体被填入中空壳管中。(2)提供至少一金属薄片,将金属薄片区隔为一第一毛细区段及一第二毛细区段,在第一毛细区段形成若干个第一毛细结构,并在第二毛细区段形成若干个第二毛细结构,使得该第一毛细结构对工作流体产生的毛细力,不等于第二毛细结构对工作流体产生的毛细力(3)在中空壳管内置入金属薄片与工作流体。(4)将中空壳管内部抽成真空。(5)封闭住该开口端。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金属薄片是以冲压方式形成毛细结构之后,再被置入中空壳管中,从而利用毛细力去导引工作流体。其制作成本低于已知技术的热管结构,且其生产速率快,同时,金属薄片是可轻易地针对热管型态进行变化。此外,该金属薄片也可以根据蒸发及冷凝等需求,在不同区段形成不同的毛细结构,以达成最佳化的工作流体导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金属薄片之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金属薄片之另一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金属薄片之局部放大立体图;及
图1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之一种复合毛细结构之热管,包含有一中空壳管10、至少一金属薄片20及一填充于中空壳管10中的工作流体(图中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37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