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丝类食品用疏散剂及粉丝类食品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21073.4 | 申请日: | 200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A23L3/3463;A23L3/35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0100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丝 类食品 疏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粉丝类食品用疏散剂。
背景技术
粉丝类食品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粉丝类食品的加工也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转向了工业化生产。在粉丝生产加工过程中,高温(粉丝机温度达到90C~105℃)糊化后的冷却过程中,粉坯要受到外力挤压,不能完全分开。为达到完全开粉的目的,粉丝生产均需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粉丝疏散剂。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传统粉丝疏散剂品种较多,其中大部分均使用了明矾、矿物油、石蜡或蜂蜡等作为主要原料,而这些原料对人体均有潜在的危害,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威胁。据科学研究显示,常吃添加明矾的食物,铝会在人体器官中蓄积,很难排出。铝沉积在大脑中,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反应迟钝;铝沉积于骨骼中,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关节疼痛;铝沉积在皮肤中,可使皮肤弹性降低,皱纹增多;铝还会使人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影响肠道对锌、铁、钙等元素的吸收等。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食品中的铝离子定为食品污染,并要求严加控制。而由于目前粉丝中含明矾疏散剂的广泛使用,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使人们在食用粉丝时有很大顾虑,也极大地影响了粉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CN1387785A“粉丝开粉剂、粉丝及其生产方法”中公开了一种无明矾的粉丝开粉剂和以其制备的粉丝,该开粉剂含有高效复合乳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三聚磷酸钠、酒石酸、酒石酸氢钾、碳酸氢钠、石蜡、食盐、酸变性马铃薯淀粉。其中以酒石酸氢钾为抗粘剂,代替明矾的作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增稠剂,三聚磷酸钠为持水剂,酒石酸为酸度调节剂,碳酸氢钠为膨松剂,石蜡为塑型剂。其中,酒石酸、酒石酸氢钾、碳酸氢钠、石蜡做主要的疏散作用。但是石蜡等成分具有食品安全隐患,并且该开粉剂在使用时,容易使粉丝类食品内产生气泡,引起“鼓珠”的情况,影响粉丝的品质。并且该发明辅料成分非常复杂,导致制备成本过高,
在CN1559273A“无明矾粉丝及其制备方法”中公开了一种以魔芋粉、植物油、卵磷脂、单硬脂酸甘油酯为主要辅料生产的无明矾粉丝,以魔芋粉及植物油代替明矾的作用,卵磷脂起延长保藏时间、增强韧性的作用,单硬脂酸甘油酯起润滑、消泡、抗结作用;还可加入蜂蜡起表面装饰、上光作用,加入柠檬酸起抗氧化作用,加入瓜儿豆胶起增筋作用,加入聚丙烯酸蜡起增白,增筋作用。其中用,魔芋粉、植物油、卵磷脂、单硬脂酸甘油酯起主要的疏散作用。该发明辅料成分复杂,导致成本过高,而且蜂蜡等成分还有安全隐患。
在CN1759735A“一种耐煮无明矾粉丝的制备方法”中公开的制备无明矾粉丝的原料中的添加剂是是魔芋粉、阿拉伯胶、直链淀粉、改性大豆磷脂、磷酸二氢钠、碳酸钠等。但是,该发明中使用的辅料直链淀粉目前大部分依赖进口,不便于加工推广;改性大豆磷脂成分复杂,种类繁多,使产品效果不稳定。而且这些辅料在实际使用时,也容易使粉丝类食品内产生气泡,影响产品的品质,可能与磷酸二氢钠和碳酸钠的使用有关。
因此,本领域急需开发出能克服现有产品缺点,不含明矾、石蜡或蜂蜡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并且使用效果好,易于制备,成本低的粉丝用疏散剂(添加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含明矾、石蜡或蜂蜡等有害成分的粉丝类食品用疏散剂。该粉丝类食品用疏散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的:
大豆卵磷脂 15~25份
色拉油 20~40份
碳酸氢钠 3~8份
瓜尔豆胶 5~15份
柠檬酸 3~8份
食盐 5~15份
变性淀粉 15~30份。
优选的,该分散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的:
大豆卵磷脂 17~20份
色拉油 30~35份
碳酸氢钠 3~5份
瓜尔豆胶 5~10份
柠檬酸 3~5份
食盐 5~10份
变性淀粉 20~30份。
更优选的,该分散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的:
大豆卵磷脂 20份
色拉油 30份
碳酸氢钠 5份
瓜尔豆胶 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1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料处理系统
- 下一篇:生物体认证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