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爆、防水、防尘、防振按钮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17103.4 | 申请日: | 2006-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8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邹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志成 |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3K17/94;H03K17/96;H03K17/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620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防水 防尘 按钮 系统 | ||
本发明专利实用于易燃、易爆、潮湿工作场所,尤其是应用在煤矿井下第一工作现场,具有防爆、防水、防尘、防振的机电设备上使用。目前国内外煤矿使用的机电产品,操作按钮都是由机械传动杆通过隔爆孔传动,压合隔爆箱内的按钮或行程开关,使电气设备启动、停止,常年工作在恶劣的环境场所,隔爆孔、传动杆机构磨损,使隔爆孔增大,传动杆减小,大量的粉尘、水通过隔爆孔流入隔爆箱体内,使电器元件失效腐烂,造成短路,断路,机械传动不灵活,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造成事故发生。
为了解决目前煤矿机电设备上操作按钮防爆、防水、防尘、防振问题。四防按钮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出操作按钮四防胶封一体化。由煤矿用本质安全电源供电,操作按钮信号与控制回路信号完全隔离。
本发明专利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操作按钮部分和控制部分,各由单独部件组成,目的是操作按钮工作在第一现场,控制部分装在隔爆箱内,采用高阻抗输入信号,更安全可靠。
2.操作按钮采用本质安全电源供电。
3.操作按钮与开关电路隔离,开关电路与输出隔离。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专利进行说明。
附图1
1.基板用钢板加工制成,凹进部分装有电路板组件,周边四处有安装连接孔。
2.电路板:电路板上装有微触动开关,及接线端子。
3.弹性橡胶膜采用1.5mm厚的优质耐磨橡胶热压成型.
4.保护板采用1mm厚铜板制造成标牌,
5.树脂胶封,真空处理组成一体.
6.微触动开关。
附图2
1.S1微触动开关。
2.R1、R2、R3电阻器。
3.CD开关集成电路块。
4.CP光耦合发射器。
附图3
1.CP光耦合接收器。
2.R4、R5电阻器。
3.V续流二极管。
4.BG开关管。
5.J继电器。
控制回路设计
采用三级隔离技术,输入回路与开关回路隔离,开关回路与输出回路隔离,本质安全电源与输出隔离。操作按钮开关S1组装操作面板里,微触动开关采用高阻抗电路输入,对电子开关控制,实现电子开关导通(关闭),由本质安全型电源供电,电压为5V,操作按钮信号电流为μA级,无火花运行.
1.本质安全操作控制回路附图2
(1)S1微触动开关断开时,B点为低电位,电子开关截止不导通,光耦器二极管没有电流通过,不发射,无信号输出.,
(2)当压合S1微触动开关A-B点接通,由本质安全电源供电。
电流信号通过S1电阻R2使电子开关门极导通,有电流通过,光电偶合器二级管发光,将光信号传送给光电偶合器三级管,达到了电路第一步隔离。
3.非本质安全开关电路及输出电路附图3
开关电路由光电偶合器、电阻、开关管、继电器组成。工作原理如下。
(1)当无光信号输入时光耦合器三极管不导通,内电阻无穷大,开关管基极处于低电位开关管截止不导通,继电器不吸合,无输出。
(2)当有光信号输入时光耦合器三极管导通,内阻非常小,开关管基极处于高电位,开关管导通继电器吸合,继电器吸合带动机械触头的动作,实现外电路控制,达到电路第二步隔离。
(3)由于采用本质安全电源和非本质安全电源供电,(不同电源供电方式)达到电路第三步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志成,未经邹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7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形成包含共聚物的凝胶的组合物以及可用的共聚物
- 下一篇:文档夹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