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滨海盐碱地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系统的构建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16137.1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唐运平;张志扬;郑先强;曾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4;A01G31/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滨海 盐碱地 景观 水体 水生植物 系统 构建 技术 | ||
1.一种滨海盐碱地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系统的构建技术,包括下列步骤:
(1)筛选耐盐先锋植物:将沉水、挺水及陆上先锋植物,分别置于盐浓度为6000~18000mg/L,温度为20-30℃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将能在此盐浓度范围内正常生长的植物作为耐盐先锋植物;
(2)景观河道洗盐、防盐处理:采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对景观河道进行洗盐和压盐,1年后,河道出水含盐量降低为4000~6000mg/L,同时,采用原土拌沙、排盐暗沟、排盐暗管及可降解薄膜技术对河道进行防盐;
(3)建立植物恢复区域:将景观河道划分为生态护岸带、河滨缓冲带和中心岛3个植物恢复区域;
a.生态护岸带的种植:待河道洗盐、防盐工程结束后,在生态护岸带的浅水区域种植沉水先锋植物,岸边配置挺水先锋植物,岸上种植陆上先锋植物;
b.河滨缓冲带的种植:主要配置绿化草坪和陆上先锋植物;
c.中心岛的种植:中心岛的浅水区域种植沉水先锋植物,岛上种植挺水先锋植物和陆上先锋植物;
沉水、挺水及陆上先锋植物均按4~6株/m2的密度进行种植,种植深度为1~4cm,河道水力停留时间为14~16天,水力负荷为50~70L/(m2d);
(4)景观河道水生植物系统的构建:当生态护岸带、河滨缓冲带和中心岛植被恢复后,让其逐步自然扩展、演替,直至盐碱地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系统被成功构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构建技术,其中挺水植物包括:水葱、三棱草、香蒲、美人蕉和扁杆镳草;沉水植物包括:川蔓藻和篦齿眼子菜;陆上植物包括:盐地碱蓬、风尾兰、柽柳和西伯利亚白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构建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再生水洗盐是指:在河道建设初期,补充水源为污水处理厂含盐量为4000~6000mg/L的再生水,由于河道底质的含盐量高达25000~38000mg/L,一定时期内河水的流动会将溶出的盐份带离河道,起到降低底泥含盐量的作用;压盐指是指:底泥土壤含水量饱和后会下渗,将表层中的盐碱带到土壤深层,起到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的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构建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原上拌沙是指:原状土与建筑用砂以1∶4的比例混匀后置于岛上,厚30cm;排盐暗沟是指:沟间距10米,沟断面400mm×400mm,排水滤料为3~8mm炉渣,上面放置30cm厚的绿地用土;排盐暗管是指:管间距10米,暗管材质为薄壁波纹塑料管,80mm,收水管排水断面400mm×400mm,排水滤料3~8mm炉渣,上面放置30cm厚的绿地用土;可降解薄膜是指:于原状土表面铺设农用可降解薄膜,在薄膜上放置20cm和30cm厚的绿地用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61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