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陀螺经纬仪灵敏部自动升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4750.X | 申请日: | 200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池;夏桂锁;林明春;黄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02 | 分类号: | G01C1/02;G01C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陀螺 经纬仪 灵敏 自动 升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陀螺经纬仪定位与定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控制陀螺经纬仪灵敏部自动升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陀螺经纬仪可以在地理南北纬75°范围内的地面、矿井或隧道任意测点指示出真北方向,在工程施工测量、舰船制造、军事瞄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陀螺经纬仪的定向过程一般包括粗定向(或粗寻北)和精定向(或精寻北)两步。在陀螺经纬仪粗定向过程中,大多数采用人工下放陀螺灵敏部的方法;精定向时,目前必须通过下放陀螺来定向。下放时,操作者转动陀螺锁紧手轮,同时观察目镜,使陀螺灵敏部缓慢下放,并进行限幅。若下放控制不当而引起光标晃动剧烈、运动过快或超出范围,均需要重新下放。所以人工下放陀螺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在精定向时还会影响定向的精度和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陀螺仪灵敏部的自动升降技术在寻北测量领域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陀螺经纬仪灵敏部自动升降的方法,以实现自动完成陀螺灵敏部的下放与托起,减少人为因素对寻北测量的影响,提高陀螺经纬仪的响应速度、重复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使DSP发出脉冲与方向信号给电机驱动器,使驱动器控制电机的运行,使直线电机的往复运动控制陀螺灵敏部的升降,同时以电机运行速度影响陀螺经纬仪灵敏部寻北时摆幅的大小。
所说的控制陀螺灵敏部的升降,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1)、陀螺仪灵敏部下放过程
在陀螺寻北过程中,首先起动陀螺马达,起动指示灯亮,当陀螺马达达到额定转速时,指示灯灭再稍等一分钟开始下放陀螺,拨动自动升降系统开始旋钮至“开”位置,给整个自动升降系统通电,按动电机下放按钮,自动升降系统对陀螺仪灵敏部实行下放动作,DSP通过IO1管脚给电机驱动器方向控制引脚置高电平,电机控制灵敏部下放,自动升降系统在陀螺下放过程中采用变速控制,根据速度的需要,将下放过程中发送脉冲的频率划分为三个控制区:高频区、低频区和高频区,DSP在一次陀螺仪灵敏部下放过程中最多发送3300个脉冲给电机驱动器,电机运动距离由脉冲和光电开关反馈电路综合控制,电机运行到最下部时,就会触发光电开关由断开到连通状态,则光电开关反馈电路将产生一个阶跃信号发送给DSP,DSP通过IO3管脚接收反馈信号,DSP接收到光电开关反馈的信号时,停止发送脉冲信号,此时系统待机,陀螺仪灵敏部处于完全下放状态,等待操作人员按键控制系统下一步运行;
(2)、陀螺仪灵敏部托起过程
按动电机托起按钮,自动升降系统对陀螺仪灵敏部实行托起动作,DSP通过IO1管脚发送给电机驱动器方向控制引脚置低电平,电机控制灵敏部托起,此时DSP向电机驱动器发出频率为300Hz的脉冲,脉冲个数依然不超过3300个,直到接收到光电开关反馈信号时,停止发送脉冲信号,系统待机,等待按键,如果需要再次下放陀螺,可以按动下放按钮,否则可以拨动自动升降系统开始旋钮至“关”位置,系统断电。
所说的以电机运行速度影响陀螺经纬仪灵敏部寻北时摆幅的大小,是指DSP通过改变步进脉冲的频率,改变电机托起和下放过程中的速度,从而最优控制灵敏部的运行。
本发明具备以下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了DSP、电机驱动器、直线电机结构实现陀螺的升降自动控制,因而本发明提高了陀螺经纬仪的响应速度、重复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指的陀螺经纬仪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陀螺仪,2是陀螺仪灵敏部,3是顶杆,4是连接盘,5是驱动装置及控制系统,6是经纬仪。
图2为实现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图3为直线电机控制方式示意图。
图中:IO0控制电机CLK(时钟)、IO1控制Direction(方向)、IO2控制Enable(使能),IO3接收光电开关反馈信号,IO0-IO3通过寄存器ASPCR和IOSR进行软件编程控制,ASPCR的低四位设置输入/输出(0为输入、1为输出),IOSR低四位读/写IO数据。
图4为陀螺仪灵敏部下放过程中的频率变化示意图。
图5为光电开关电路示意图。
图6为电机控制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4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