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骨形成和保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50972.0 | 申请日: | 2005-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7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A·维涅里;N·M·梅塔;J·P·吉利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尼基因实验室公司;耶鲁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K38/12;A61K31/66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冬;段家荣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形成 保持 方法 | ||
1.一种在需要诱导骨形成的对象中进行这种诱导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机械方式诱导所述对象中的成骨细胞活性的增加;
(b)升高所述对象中至少一种骨合成代谢剂的血液浓度,其中步骤(a)和(b)按任何顺序进行,但时间应足够接近,使得所述合成代谢剂的浓度提高和所述以机械方式诱导的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至少部分叠合。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骨合成代谢剂的血液浓度通过将骨合成代谢剂直接给予所述对象来升高。
3.权利要求1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靶向所述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特定骨,通过机械方式改变每个所述受靶向骨当中的骨髓腔内容物,从而诱导其中的所述成骨细胞活性增加,来进行所述骨生长诱导。
4.权利要求1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给所述对象提供血液浓度升高的至少一种抗再吸收剂,其中所述升高的浓度足以基本上防止由所述成骨细胞活性增加所产生的新骨生长被再吸收。
5.一种在需要诱导骨形成的对象中进行这种诱导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机械方式诱导所述对象中的成骨细胞活性的增加;
(b)给予所述对象至少一种能引起所述对象中内源骨合成代谢剂的血液水平升高的物质,其中步骤(a)和(b)按任何顺序进行,但时间应足够接近,使得所述合成代谢剂的浓度提高和所述以机械方式诱导的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至少部分叠合。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引起所述对象中所述内源骨合成代谢剂的表达增加的物质是钙解剂。
7.一种在遭受骨质量减少或骨创伤的对象中诱导骨形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靶向所述对象的至少一个骨以作治疗,每个所述受靶向骨界定其中的骨髓腔,所述骨髓腔含有一定量的骨髓和许多成骨细胞;
(b)以机械方式改变所述骨髓腔的内容物,从而刺激并因此增加其中的成骨细胞活性;
(c)给予所述对象至少一种骨合成代谢剂,给予的时间和浓度足以使所述对象中所述骨合成代谢剂的血液水平提高到其自然水平之上,从而延长所述以机械方式诱导的成骨细胞活性,使得对骨髓腔的机械改变允许所述对象的特定骨得以被所述方法靶向,以允许其中的骨形成增强,其中步骤(b)和(c)按任何顺序进行,但时间应足够接近,使得所述合成代谢剂的浓度提高和所述以机械方式诱导的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至少部分叠合。
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骨形成在所述对象的骨中的长骨骨折的位置进行诱导,以增加所述骨折的康复速度。
9.权利要求7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以控制方式诱导额外骨形成在所述对象的至少一个受靶向骨上来进行重构或重建。
10.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骨合成代谢剂通过口服、静脉内、肌内、皮下、通过植入物、透黏膜、直肠内、鼻内、通过储库注射、通过吸入和肺部吸收或透皮来给予。
11.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骨合成代谢剂选自甲状旁腺激素(PTH)、合成代谢维生素D类似物、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非基因组雌激素样信号转导的激活剂(ANGELS)、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clerostin、瘦蛋白、前列腺素、抑制素、锶、生长激素、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HR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它们的组合。
12.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骨合成代谢剂是CGRP。
13.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骨合成代谢剂是PTHrP。
14.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骨合成代谢剂是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甲状旁腺激素:天然甲状旁腺激素、天然甲状旁腺激素的截短物、天然甲状旁腺激素的酰胺化截短物、酰胺化的天然甲状旁腺激素和它们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尼基因实验室公司;耶鲁大学,未经尤尼基因实验室公司;耶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09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