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避难所效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9297.X | 申请日: | 200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6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S·J·阿迪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山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00 | 分类号: | A01N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轶东;刘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避难所 效率 方法 | ||
发明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田间的抗虫性控制,更具体地说涉及避难所效率。
发明背景
[0002]各种杀虫剂的广泛应用,包括掺入了防虫剂的植物,例如表达衍生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的毒素基因的转基因农作物,已经导致一些靶害虫发展了对某些杀虫剂的效果的抗药性。为了抑制这种趋势,“昆虫抗药性控制”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学科注意力集中在了解靶害虫如何对杀虫剂变得抗性的以及设计避免或延迟杀虫剂抗性害虫种群的发作和传播的方法。一种减少杀虫剂抗性害虫种群的可能性的广泛使用方法包括使用“避难所”区域(如Alstad和Andow,Science268:1894-1896(1995))。这些靠近杀虫剂处理过的农作物的未处理区域,降低了所述的杀虫剂抗性对害虫种群的选择压力。然而,它们通常在农业经济学上不是多产的。因此,存在进一步改进这种方法的需要,其中使用所述的避难所,以允许为农场主提供更高的产量和更有效的抗虫性控制。
[0003]Helicoverpa属的夜蛾(Noctuid moths)构成了重要的农作物的昆虫害虫。在棉花和/或玉米农作物的一些其它重要的害虫中包括斜纹夜蛾(Spodoptera sp.)、玉米螟(Ostrinia sp.),后者包括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获蛀茎夜蛾(Sesamia sp.)、杆草螟(Diatraea sp.)、夜盗虫(Agrotis sp.)、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sp.)和玉米根虫(Diabroticasp.)。物种,例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Bubner))又名棉花螟蛉或旧时代螟蛉虫,和又名美洲螟蛉虫或玉米穗夜蛾以及其它名称的美洲棉铃虫(Helicoverpa zea (Boddie)),对棉花、玉米及其它农作物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它们的幼体无所不吃,食取了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包括紫苜蓿、豆类(鹰嘴豆、木豆,等等)、玉米、棉花、烟草、番茄、胡椒、马铃薯、花生、小麦、向日葵、大豆、高粱、蔬菜、果树(柑橘、李树)、林木、和观赏植物和花卉。在一生中,单个雌虫可产卵500至3,000个虫卵,并在一年中可繁育多代,使得种群快速地增长。已经报道了这些物种对各种化学杀虫剂的抗性,包括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内毒素的有限抗性(如Tabashnik等,J.Econ.Entomo1.96:1031-1038(2003))。目前用于控制棉铃虫(Helicoverpasp.)种群的杀虫剂,包括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蛋白、表达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转基因植物、多角体病毒、合成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多杀菌素(spinosad)、六氮硫环(有机氯杀虫剂)、茚虫威(indoxacarb)、甲氧虫酰肼(methoxyfenozide)、阿维菌素(emamectin)、乙酰甲胺磷(acephate,杀虫灵)、毒死蜱(chlorpyriphos)和甲胺磷(methamidaphos)。已经尝试了使用拟寄生虫(如赤眼蜂(Tricho grammaspp.)、绒茧蜂(Cotesia spp.))、瓢虫、食虫线虫(Steinernema nematodes)以及真菌病原菌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
[0004]对于许多害虫物种,特殊的化学引诱剂、信息素以及产卵刺激物也是已知的,包括植物源叶片和花的挥发物以及昆虫源挥发物,例如2,3-苯吡咯(吲哚)、(E)-肉桂醛、1,2,4-三甲氧基苯、8-甲基-2-癸基-丙酸酯的立体异构体、羧酸,倍半萜烯包括大根香叶烯(GermacreneD)β-香柠檬烯酸、愈创烯、β-丁香烯、异硫氰酸酯、十四碳烯-1-乙酸酯、(9Z)-9-以及其中的相关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山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孟山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9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