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循序渐进的释放的生物附着合成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580043905.6 | 申请日: | 2005-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劳伦斯·帕里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药物化学研发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47/36 | 分类号: | A61K47/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循序渐进 释放 生物 附着 合成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妆品和药食领域,且更具体地说涉及 生物附着系统的领域,该生物附着系统具有人体中的活性成分 的循环渐进释放功能。
背景技术
人体由一定数目的腔构成;这些腔可以从外部接触到并由 粘膜所覆盖。这些粘膜是某些疾病或局部感染的所在。这种情 况包括:
-口腔粘膜,它从嘴经过喉而延伸至食道;
-鼻粘膜,它从鼻子延伸至后喉部;
-直肠粘膜,它覆盖了大肠的远端;
-阴道粘膜;
-眼粘膜,即所谓的角膜。
这些粘膜具有这样的特性,即它们总是被相应的液体所湿 润。
这些分泌物对粘膜具有两种主要作用:
-对于受到外部应力的粘膜的保护作用
-润滑的作用。
泪液、唾液和阴道分泌都是这种情况。
这些粘膜从外部的可接触性,使得可以在必要时进行局部 治疗。
实际上,有一些产品治疗局部感染,诸如:
-用于治疗口溃疡、口腔炎、齿龈炎、舌炎等的可吸入片 剂,
-用于口腔、阴道、直肠(痔疮)以及眼的治疗的胶和膏,
-用于鼻道的液体(鼻溶质)和用于眼的液体(洗眼液)。
然而,从治疗学的角度看,这些产品的作用期间非常短, 因为这些粘膜受到了分泌物的持续“清洗”,从而消除了现场 的活性成分。
因此,在某些场合就需要反复地投药,而这并不是患者所 愿意的。例如,我们可以举洗眼液的反复投药的例子。
另外,为了保证感染的消除,局部治疗通常伴随有系统治 疗。
“系统治疗”在此指的是,把一种活性成分经过血液提供 到整个生物体的内部。这种提供可以通过在血液循环中的直接 投药(静脉投药)或口服投药而进行。
作为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相配合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合成 嘌呤核苷类似物(acyclovir)的例子,它是疱疹治疗中使用 的活性成分。
疱疹是由在口腔、阴道和眼区中发展的一种病毒造成的。
这种疾病是用膏剂进行局部治疗的。根据该疾病的严重程 度,这种局部治疗伴随有系统治疗。对于眼疱疹也是如此。局 部治疗要求每日在眼结膜囊(conjunctival cul-de-sac)处用 药5次。阴道疱疹的脉动疗法是一样的。在这两种病症的一些病 例中,口服投药(系统投药)伴随着局部治疗。
因此,为了患者的舒适,有必要拥有这样的系统,即,这 些系统能够使局部作用的持续时间比简单的膏剂更长,以减少 每日用药的次数。
一般地说,能够延长活性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时间的任 何系统,都称为“具有缓释或循序渐进的释放的形式”。
至今,这样的系统大多是为口腔途径开发的。它们通常是 片剂或包含微颗粒的的胶囊。这些具有缓释或被称为循序渐进 的形式是众多的,并按照用于延缓活性成分的释放的赋形剂而 属于不同的类别。它们是:
-基质形式的。它们通常是具有如下的活性成分释放方式的 片剂:
*通过载体的侵蚀,或
*通过经片剂的成分所形成的网络的扩散
-外衣形式的。它们是传统的片剂或微颗粒,带有一个外 衣,而该外衣带有能够延缓通过所形成的膜的释放的物质。
在该领域已经有了众多与在这种形式中使用的活性成分有 关的专利。
除了口腔途径之外,几乎没有具有延长的释放的系统被开 发出来。
对于静脉途径,根本没有这样的系统。
在肌肉途径的情况下,作用的延长是通过注射颗粒的悬液 而获得的,其中这种颗粒是用于在生物体内逐渐溶解的。最著 名的例子是胰岛素:用于最少24小时作用时间的胰岛素颗粒的 肌肉注射。
第二个例子是激素治疗情况下的埋入投药:把小的激素 (黄体激素)片剂埋入皮下,使其缓慢溶解。
关于皮肤途径,已经开发了用于活性成分的系统投药的一 种延长释放的系统:它们是被称为“贴”(patch)的通过皮肤 的系统。
最著名的例子是用于吸烟者戒烟的尼古丁贴。
从局部的角度看,几乎没有什么现成的东西。
在该领域中得到了很大注意的途径是眼途径。
已经开发了若干种系统,诸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药物化学研发公司,未经英特药物化学研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3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