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38280.4 | 申请日: | 2005-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尾野干也;上野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岛根县 |
主分类号: | C22C49/14 | 分类号: | C22C49/14;C22C47/14;C22C47/20;C22C49/04;C22C49/06;H01L23/373;C22C101/10;C22C1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详细地 讲,涉及适于在从常温到数百℃下运作的装置的放热中的具有 高热导率的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讲, 涉及具备金属层和含有碳纤维的金属层交替重叠的结构的金属 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使用半导体的电子装置或功率模块的散热部件 (底板、散热器、传热器等)或者机械装置的发热部周边部件, 铝、铜或它们的合金由于其优异的加工性和比较高的热导率而 主要被使用。另外,在要求更优异的导热性和/或绝缘性的情况 下,使用石墨、或氧化铍、氮化硅、氮化铝、碳化硅等高导热 材料,但这些材料由于成本高,因而尚未被广泛使用。然而, 伴随着前述装置的高性能化,这些装置的发热量增大的倾向显 著。此外,伴随着这些装置的小型轻量化,要求散热部件的小 型轻量化,进而还要求高性能且廉价的放热部件。
关于该问题,使用具有比铝、铜等金属或合金更高的热导 率的石墨,但存在从石墨产生和飞散的炭粉给周边的电子电路 带来妨碍的问题。另外,氮化硅等高导热性陶瓷也被用于混合 型车控制部的LSI用散热器等,但使用者要求更优异的导热性和 大幅度的降价,陶瓷类材料处于无法适应这种需求的状况。
鉴于这种现状,使用了具有优异的导热性且重量轻的碳纤 维的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受到注目。这样的金属基碳纤维复 合材料一般通过如下所述的熔液浸渍法形成,即,对于通过排 列、整齐排列、织入等而固定有碳纤维的预成型体(preform), 在加压或非加压下,向其中浸渍铝等金属的熔液(参考专利文 献1)。
通过熔液浸渍法形成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时的问题在于 金属碳化物的生成,该金属碳化物的生成是由于金属熔液具有 高的温度而引起的碳纤维与熔液中的金属进行化学反应所导致 的。例如,在使用铝的情况下,铝熔液具有约700℃的高温,熔 液中的铝与碳纤维的反应会导致生成Al4C3。已知所生成的 Al4C3等碳化物通过与常温下的水或水蒸气接触,变质成甲烷等 烃类气体和金属氢氧化物,在碳纤维与母材(基体)金属之间 产生空隙,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热导率大大降低。
作为用于抑制熔液浸渍法中形成碳化物的方法,研究了对 碳纤维施加陶瓷涂层(参考专利文献2)或氟涂层(参考专利文 献3)之类的表面处理的方法。或者,还研究了使用以碳作为主 要成分的粘合剂(沥青类树脂等)形成碳纤维的预成型体的方 法(参考专利文献4),或者将用作熔液的金属进行合金化,使 熔液的温度降低,从而抑制熔液浸渍时的反应的方法(参考专 利文献5)。
然而,如前述那样对碳纤维施加涂布的方法、以及使用以 碳作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形成预成型体的方法需要追加的工序 和材料等,有可能导致复合材料的成本增加。另外,在使用合 金作为熔液的方法中,需要准备该合金的工序。另外,在这些 方法中,为了将用作基体的金属或合金制成熔液,都需要高温、 并且需要很多能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45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007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2556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30315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2562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基碳 纤维复合材料,其可以使用通常所使用的廉价的材料,利用比 用于熔液法更低的能量就可制造,并且具有宽范围的尺寸和形 状(特别是大面积),导热性优异且重量轻。这样的金属基碳纤 维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寻求放热对策的个人计算机、液晶面板、 等离子显示面板等。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基碳纤维复合 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可以使用通常所使用的廉价的材料,抑制 或消除在熔液法中成为问题的金属碳化物的生成,利用更少的 能量就可实施,并且可以得到宽范围的尺寸和形状(特别是大 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岛根县,未经岛根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8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中频消峰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荧光灯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