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38280.4 | 申请日: | 2005-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尾野干也;上野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岛根县 |
主分类号: | C22C49/14 | 分类号: | C22C49/14;C22C47/14;C22C47/20;C22C49/04;C22C49/06;H01L23/373;C22C101/10;C22C1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将碳纤维附着到片状或箔状的金属支撑体上,从而形成预 成型体的工序;
重叠所述预成型体,从而形成预成型体层叠体的工序;
在真空中或非氧化气氛中对所述预成型体层叠体进行加热 压接,从而使所述预成型体之间一体化的工序;
其中,所述形成预成型体的工序是通过将碳纤维和金属粉 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涂布到所述金属支撑体上而实施的,
所述金属选自铜、铝、镁以及以这些为基的合金所组成的 组中,
在使用铝和铝基合金作为所述金属支撑体时,所述加热压 接的温度为500~650℃的范围,在使用镁和镁基合金作为所述 金属支撑体时,所述加热压接的温度为500~630℃的范围,在 使用铜和铜基合金作为所述金属支撑体时,所述加热压接的温 度为800~1050℃的范围,
所述加热压接的压力为20~100MPa,以及
所述金属粉与所述金属支撑体的材料相同。
2.一种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使碳纤维与金属粉末、有机粘合剂和溶剂混合,从而准备 涂布混合物的工序;
将所述涂布混合物附着到片状或箔状的金属支撑体上,从 而形成在金属支撑体上形成有含碳纤维的涂膜的预成型体的工 序;
重叠所述预成型体,从而形成预成型体层叠体的工序;
在真空中或非氧化气氛中对所述预成型体层叠体进行加热 压接,从而使所述预成型体之间一体化的工序,
所述金属选自铜、铝、镁以及以这些为基的合金所组成的 组中,
在使用铝和铝基合金作为所述金属支撑体时,所述加热压 接的温度为500~650℃的范围,在使用镁和镁基合金作为所述 金属支撑体时,所述加热压接的温度为500~630℃的范围,在 使用铜和铜基合金作为所述金属支撑体时,所述加热压接的温 度为800~1050℃的范围,
所述加热压接的压力为20~100MPa,以及
所述金属粉与所述金属支撑体的材料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 法,其特征在于,被涂布在所述金属支撑体上的含碳纤维的涂 膜覆盖所述金属支撑体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 法,其特征在于,被涂布在所述金属支撑体上的含碳纤维的涂 膜在一个方向连续,在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不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混合物的附着是边使所述涂布混合 物中的碳纤维整齐排列边实施的,在所制造的金属基碳纤维复 合材料中保持碳纤维被整齐排列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混合物的附着是通过喷印法实施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混合物的附着是通过喷雾干燥法实 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岛根县,未经岛根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82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中频消峰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荧光灯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