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跨导高厄利(Early)电压模似(MOS)晶体管在审
| 申请号: | 101986000000192 | 申请日: | 1986-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884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龙;钱其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南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耿锡锟 |
| 地址: |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跨导高厄利 early 电压 mos 晶体管 | ||
1、一种由一个MOS晶体管和一个双极型晶体管(图1、A)或者由两个MOS晶体管(图1、B)构成的半导体集成器件,其特征在于增加了一个MOS晶体管或一个双极型晶体管,一共由三支管子(二只MOS晶体管,一只双极型晶体管)复合构成甲乙两类(因为晶体管有两种类型,一类有两种等效复合方式)一共四种复合方式。
甲类复合方式:MOS晶体管M1的源极和三级管Q的基极连接,MOS晶体管M2的栅极和晶体管Q的发射极连接,M1的漏极、Q的集电极和M2的源极连接,M1、M2是NMOS晶体管时,Q是NPN型晶体管,这是一种方式(图2、A),M1M2是PMOS晶体管时,Q是PNP型晶体管,构成另一种复合方式(图2、B)。
乙类复合方式:M1的源极、M2的栅极和Q的集电极连接,M1的漏极和Q的基极连接,M2的源级和Q的发射极连接,当M1、M2是NMOS时,Q是PNP管构成一种复合方式(图3、A),当M1、M2是PMOS时,Q是NPN管,这是另一种复合方式(图3、B)。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甲类复合方式,当M1、M2是NMOS管,Q是NPN管时的版图的结构特征是在N型衬底上制作P1阱和P2阱,在P1阱内作N1+和N2+两个区,由N1+区引出S极,由N2+的一侧到P阱与P2阱之间的N2+的一侧上面制作G1,P1阱和N2区在K处短接,作N3+位于P1阱和P2阱之间且不留间隙,在P2阱内作N4+区,在N4+区与N8+区之间的P2阱上作G2并与S相连结,P2阱与N型衬底在F处短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甲类复合方式,当M1、M2是PMOS时,Q是PNP管时的版图结构特征是,在P型衬底上,制作N1阱和N2阱,在N1阱内作P1+和P2+两个区,由P1+区引出S极,由P2+的一侧到N1阱与N2阱之间的P3+的一侧上面制作G1,N1阱和P2+区在K处短接,作P+8位于N1阱和N2阱之间且不留间隙,在N2阱内作P4+区,在P4+区与P2+区之间的N2阱上作G2并与S相连接,N2阱与P型衬底在F处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甲类和乙类复合形式所说,其特征是M2是耗尽型MOS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0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