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芯片荧光检测扫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2218693.X | 申请日: | 2002-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6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陆善新;陈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朗珈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芯片 荧光 检测 扫描 装置 | ||
1、一种生物芯片荧光检测扫描装置包括激光激发光路、荧光接收光路、支架,其特征是:在激光激发光路上,支架(6)上装有绿光固体激光器(1)和红光半导体激光器(2),沿着绿光固体激光器(1)和红光半导体激光器(2)发射的激光束前进方向上,依次装有合光棱镜(3)、中空全反镜(4)、激光聚焦镜(7),激光束经合光棱镜(3)到达同光路后,穿过中空全反镜(4)中心的通孔(5),经激光聚焦镜(7)后激光束被聚焦于生物芯片(8)上,生物芯片(8)安装在平台(9)上,平台(9)与平台(10)间装有导轨(11):在荧光接收光路上,生物芯片(8)发出的荧光经激光聚焦镜(7)准直后,由中空全反镜(4)反射到荧光分色镜(16),荧光分色镜(16)装在支架(6)上,经荧光分色镜(16)荧光光路分成两路,一路由荧光分色镜(16)反射后,经滤光片(15)、共焦镜(14)、针孔(13),到达光电倍增管(12),滤光片(15)、共焦镜(14)、针孔(13)、光电倍增管(12)依次装在支架(6)上,另一路透过荧光分色镜(16)后,经滤光片(17)、共焦镜(18)、针孔(19),最后到达光电倍增管(20),滤光片(17)、共焦镜(18)、针孔(19)、光电倍增管(20)依次安装在支架(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荧光检测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光棱镜(3)是一个两面或两面以上的锥形棱镜,锥形表面与其出射面成同一个楔角α,α角度为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芯片荧光检测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光固体激光器(1)、红光半导体激光器(2)发射的激光束光轴与合光棱镜(3)出射的光轴分别成一定角度θ1和θ2放置,且θ1=(n1-1)α,θ2=(n2-1)α,n1和n2分别是绿光激光器(1)和红光半导体激光器(2)波长处合光棱镜(3)的折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荧光检测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激发光路上可以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激光器,相应地,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荧光接收光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荧光检测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全反镜(4)上中心通孔(5),其直径为4-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荧光检测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孔(13)、(19)的通光口径为φ80-φ12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朗珈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朗珈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86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低压无功功率补偿电流检测装置
- 下一篇:动滑动摩擦因数测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