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02206658.6 | 申请日: | 200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5293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秦元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3/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技术,尤指一种藉由第一散热导件、第二散热架体改善散热情形的发光二极管的改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种类繁多,包括可发出可见光、不可见光、红外线或雷射光者,而如图4所示,该种发光二极管9是设有一个以上的导电支架91、91A,其中一支架91顶端设有一凹入的反射槽911,该反射槽911内以导电胶92粘固有发光晶片93,并于支架91、91A与晶片93间连接导线94,再于其外封装一透光体95,该透光体95可于发光晶片93的发光侧形成一光学镜片,以调整发光二极管9的发光角度等。
发光二极管因具有较传统灯泡可节省大量的能源、体积相当轻巧等优点而备受重视,但如何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光度等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当提高发光效率而持续增加电流时,往往伴随产生大量热量的散热问题,亦为目前各厂家急欲改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改良结构,藉由第一散热导件、第二散热架体的设置,可将发光晶片发光时伴随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且更以第一散热导件外侧面的阶梯面增加散热的面积、第二散热架体添加有散热的加强成份,使热量更容易由发光晶片传递至第一散热导件、第二散热架体而发散至外界,避免发光二极管内局部温度过度升高产生的问题,以使整体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使本实用新型能持续增加电流以提高发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改良,藉由一体成型第一散热导件及第二散热架体,而具有定位准确的优点,且使二者间能充份接触以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改良,藉由阶梯面的设置以强化第一散热导件与第二散热架体的接合效果。
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发光二极管包括:
第一散热导件,是由可导电的材质制成,该第一散热导件顶部设有一容置部,而该第一散热导件的外侧面具有一个以上的阶梯面;
一个以上的发光晶片,设于该第一散热导件的容置部,可导电以激发出光线;
第二散热架体,是由绝缘材料制成,该第二散热架体内设有一个以上的导架,该导架可与发光晶片电性连接,且导架是由第二散热架体向外延伸;
第二散热架体是一体设于第一散热导件外围,且第二散热架体至少与第一散热导件的阶梯面接触
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第一散热导件的阶梯面是环绕设置。
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第一散热导件的容置部顶侧设有一透光件,透光件具有预定的形状且可透光。
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第二散热架体于第一散热导件的容置部顶侧设有一延伸部,透光件固定于延伸部内。
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发光晶片顶部与底部具有不同的外质半导性,而电性连接发光晶片的顶部及一导架,另外电性连接发光晶片的底部、第一散热导件及另一导架。
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发光晶片两侧部具有不同的外质半导性,而电性连接该发光晶片一侧部及一导架;另外电性连接该发光晶片的另一侧部及另一导架。
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第二散热架体添加有散热的加强成份。
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第二散热架体是一体射出成型而设于第一散热导件外围。
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第一散热导件可由铜、铝及其合金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已有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的改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的改良,该发光二极管包括:
第一散热导件1,是由可导电的材质如铜、铝及其合金等制成,该第一散热导件1顶部设有一容置部11,而该第一散热导件1的外侧面具有一个以上的阶梯面12;
一个以上的发光晶片3,设于第一散热导件1的容置部11,可导电以激发出光线;
透光件4,是具有预定的形状且可透光,该透光件4可为一光学镜片面,设于第一散热导件1的容置部11顶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6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脚梯
- 下一篇:平面接触自动跌落刀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