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空手持旋转重力驱动光学式编码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1279.6 | 申请日: | 200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0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钟国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国诚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K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志诚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空 手持 旋转 重力 驱动 光学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空手持旋转重力驱动光学式编码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控制电脑游标的方式主要是利用滑鼠或数位板进行,然而,这些方式并无法完全适用于各种场合,如简报或有空间限制的情形之下均会造成使用者的困扰与不便。因此,便有部分的厂商开发出一种可悬空控制电脑游标的方式及装置,其整体的控制精确度及操作方便性等方面均不甚理想,因此若能将该等悬空控制游标的方式加以改良,且能同时除去以上产品的缺点又能有滑鼠或数位板的优点者,将能为所有的使用者提供另一更佳的选择。
发明内容
鉴于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特开发设计一悬空手持旋转重力驱动光学式编码器,通过该编码器的实施将可提供使用者另一手控游标方式,除了可有效且精确的控制电脑游标的移动外,更可不受地点空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空手持旋转重力驱动光学式编码器,其主要是将一滚动旋转重力不对称的光学编码圆盘装置于一编码支架之中,再以一手握杆将其编码支架固定于其上,而前述的光学编码圆盘的外缘则是设置有一相对于旋转中心不对称的配重物,并通过一固定轴的设置得以将其光学编码圆盘固定于编码支架之上,至于编码支架相对于光学编码圆盘的编码孔位置处则另设置有一组以上的红外线发射接收光电组,最后该编码圆盘连同编码支架则是固定于一手握杆之上,依控制标的该手握杆的中心线垂直、平行或倾斜于光学编码圆盘的法线,手握杆可由使用者以手握持做旋转运动,籍以达到控制电脑游标移动的方向与位置的目的。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作用与实施,可得下列各项的优点与效果:
一.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使使用者于悬空的状态下仍能拥有一有效的电脑游标控制方法。
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使用者使用时能不受空间地点的限制,仍能有效地控制电脑游标的移动与控制。
三.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圆盘及红外线发射接收光电组作为编码控制游标的设计实施,可同时适用于各轴面的编码控制游标工作,可大幅提高零件的互换性,如此将可降低成本及库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实施图一;
图2-1所示是编码圆盘的正视图;
图2-2所示是编码圆盘的剖面图;
图3-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一;
图3-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二;
图3-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实施图二;
图5-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四;
图5-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五;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三;
图7-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六;
图7-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七;
图8-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实施图一;
图8-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实施图四;
图9-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实施图二;
图9-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实施图五;
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八;
图中:
1 悬空手持旋转重力驱动光学式编码器
11 编码圆盘
111 配重物
112 轴承113 编码孔114 基准孔12 编码支架121 固定轴122 编码孔用红外线发射接收光电组1221 编码孔用发光二极体1222 编码孔用光电晶体123 基准孔用红外线发射接收光电组1231 基准孔用发光二极体1232 基准孔用光电晶体131 弹簧光学式速度控制器1311 驱动杆1312 弹簧1313 光学编码片13131 编码片编码孔13132 归零用遮光区1314 归零用红外线发射接收光电组13141 归零用发光二极体13142 归零用光电晶体1315 递增型编码用红外线发射接收光电组13151 递增用发光二极体13152 递增用光电晶体1316 支撑座132 归零指示LED133 操作模式切换开关134 控制键13 手握杆14 立方体结合块15 结合块
151 斜面
具体实施例
以下特列举一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作用于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国诚,未经钟国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12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关节肱骨髁上骨折防肘内翻畸形固定器
- 下一篇:拖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