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铝电解槽阴极碳块无效
申请号: | 02141830.6 | 申请日: | 200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400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夏新民;罗黎明;李志敏;谢有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有赞;夏新民;罗黎明;李志敏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4100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电解槽 阴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铝电解槽阴极碳块。
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的生产过程中,阴极碳块处于冰晶-氧化铝熔盐电解质之中,承受着高温、电解质及电解过程的复杂反应生成物、还有电磁场、热冲击的作用,因此铝电解槽的阴极碳块的破损是很严重的;常见的铝电解槽阴极碳块内衬的破损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炉底隆起、阴极碳块形成冲蚀坑、阴极碳块层剥离、扎缝糊起层、穿孔、纵向断裂以及侧部碳块破损。促使铝电解槽阴极碳块破损腐蚀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阴极材料的膨胀与收缩;2、钠离子向阴极碳块内衬的侵入;3、电解质和铝水渗透;4、电化学或化学腐蚀;5、空气氧化;6、内衬材料的质量;7、内衬砌筑质量;8、电解槽预热、起动、操作、管理方面的原因。因此如何解决铝电解槽阴极碳块的破损问题,成为本领域研究的一大难题,现在使用的以无烟煤、冶金焦为原料的阴极碳块,存在不耐腐蚀,使用寿命短,生产及使用成本较高的缺点,而且造成铝电解槽使用寿命缩短;而煅后石油焦、石墨碎及焙烧碎性能良好,至今未能应用于阴极碳块的制作,既造成一种原料的浪费,也对环保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铝电解槽阴极碳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铝电解槽阴极碳块,其特征是:其采用的原料种类及比例是:
煅后石油焦(包括延迟焦、针状焦或石墨化延迟焦)40-70%,焙烧碎5-30%,石墨碎5-25%,改质沥青(软化点90-115℃)14-23%;
将上述比例的煅后石油焦、焙烧碎、石墨碎组成干原料;制作时采用的干原料粒度及比例是:
粒度: +12mm -12+8mm -8+4mm -4+2mm -2+0mm -0.075mm
组成比例:≤10% 8-15% 12-20% 10-16% 30-50%
+12mm即粒度≥12mm,-12+8mm即粒度<12∽>8mm,-8+4mm即粒度<8∽>4mm,-4+2mm即粒度<4∽>2mm,-2+0mm即粒度<2∽>0mm,-0.075mm即粒度<0.075mm,
其采用的一种较佳的原料种类及比例为:
煅后延迟焦53%,焙烧碎20%,石墨碎10%,改质沥青17%;
将上述比例的煅后石油焦、焙烧碎、石墨碎组成干原料;制作时采用的干原料粒度及比例是:
粒度: +12mm -12+8mm -8+4mm -4+2mm -2+0mm -0.075mm
组成比例:≤3% 10±1% 16±1% 12±1% 40±1%
其采用的另一种较佳的原料种类及比例为:煅后延迟焦50%,焙烧碎22%,石墨碎10%,改质沥青18%;
将上述比例的煅后石油焦、焙烧碎、石墨碎组成干原料;制作时采用的干原料粒度及比例是:
粒度: +12mm -12+8mm -8+4mm -4+2mm -2+0mm -0.075mm
组成比例:≤1% 9±1% 17±1% 13±1% 45±1%
其采用的再一种较佳的原料种类及比例为:煅后混合焦(石墨焦∶延迟焦=1∶4)50%,焙烧碎25%,石墨碎7%,改质沥青18%;
将上述比例的煅后石油焦、焙烧碎、石墨碎组成干原料;制作时采用的干原料粒度及比例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有赞;夏新民;罗黎明;李志敏,未经谢有赞;夏新民;罗黎明;李志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41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铁矿工业废水的治理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组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