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流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27062.7 | 申请日: | 200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40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H·斯塔尔德;P·安德雷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08 | 分类号: | D01H4/08;D01H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纺纱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根据独立的专利权利要求书的绪言部分,本发明涉及气动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背景技术
据目前的工艺水平,在气体中纺纱的技术是已知的。它和涡流空气纺纱法有关,该方法是在一室内由纤维供应管道出来的纤维被送到回转的空气涡流中。纤维在此回转的空气涡流中受到捻转并用这种方法被纺成纱线,随后通过回转的或固定的锭子的锭孔离开,该锭子实际上配置在纤维供应孔的对面。在此工艺中,送进涡流的各条纤维至少有一端在一段时间内自由地保持在回转气流中。这种纺织方法的优点被认为是加工速度快,与环锭纺纱比较纱线的质量较高。
在上述方法中,所需的空气涡流由纺纱室中切向布置的压缩空气喷嘴产生。脱离纺纱流程的压缩空气经沿锭子延伸并与锭子共轴的排气通道排出。由于纺丝室及排气通道尺寸较小且由于供气压力高,所以气流速度相应较高。在一定区域中此速度接近音速。
按目前工艺水平所知的纺纱方法在例如美国专利US-5’528’895有描述,其特征在于,在锭孔进口的上游纤维形成日冕形冠状体由空气涡流支承。此纤维日冕的每根纤维的一端位于锭孔内并在这里成为纱线的一部分,纱线连续不断地被带走。这个纤维日冕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任务简单地说是抓住自由转动的纤维并将它们带入纺纱过程。既使在这种结构中问题也存在,即部分纤维未被纤维日冕抓住,而是散逸在排气气流中。这些丢失的纤维的一大部分是短纤维,定量地看,有重大经济价值,但在目前工艺水平所知的纺纱法中它们被丢失了。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纺纱方法和纺纱装置,用它可获得优质纱线并能减少纤维损失。
这一目的可用本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规定的纺纱方法和纺纱装置达到。
本发明是基于一个事实,即在上述方法中,排气携带的纤维被截获,回收并在规定位置返回纺纱过程。本工艺中第一步将纤维与排气气流分开,第二步,即必要时清除杂质并定向排列,第三步采取适当手段将其返回纺纱过程。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回输点,这对纱线形成过程有不同影响。以下说明优选的方案。
纤维回输的第一方案是使回收的纤维返回到回转的纤维日冕区内。在回转纤维日冕中心区内,正如龙卷风的风眼一样,流速较低。进入该区的纤维不会受到在周边的高速流的作用,因而相应地偏转不大。用这种结构生产的纱线,其核心是由低捻度纤维组成,外面缠绕一层加捻纤维套。
将纤维喂给回转的纤维日冕最好通过一单独的位于中央的纤维送进孔及/或一个或多个远离中心的纤维送进孔进行。为了确保纤维在最适宜条件下达到回转的纤维日冕的中心采用纤维引导器。这种引导器,例如锥形部件,对称布置且基本上指向回转的纤维日冕的中心。合适的形状还有朝着回转纤维日冕中心变细的圆锥形的引导装置,在其前端有纤维进给孔的出口。也可采用不对称布置。
纤维引导器的前端可有一突出装置,如管子,它能另外加长纤维供应孔。纤维引导器没有任何锐边或台阶,因为这些东西对气流状态有不利的影响;台阶要平滑过渡比较有利。纤维引导器也作为止捻装置,防止通过一个或多个布置在四周的主喂料孔送进的主纤维流可以产生有害的反向加捻和向后伸到进给区。
回收的纤维主要是那些在第一次供料阶段中越来越远离它们所在的回转纤维日冕中心的完全处于不利地位的短纤维。如果现在将这些自然分离而收集的回收纤维送回该中心,则产生的纱线在其横截面中央有较多的短纤维,外面配以较长纤维。根据纤维回输的方式方法的不同,此纤维将或多或少地处在纱线横截面中央。
除了有回输的回收纤维外还可送入外加的纤维。此纤维可以是不断的(连续的单纤维),也可是其拉伸状态送进的弹性纤维,它能对合成的纱线产生影响。
另一种可能是将纤维,具体说是短纤维,从待加工的纤维流中初步分离,以便如上所述,将这些纤维在回转纤维日冕中心处送回纺纱过程。由于这道工序,在排气流中除去短纤维的可能性小了。
为了有助于纱线的形成过程,可在锭孔内产生一股沿纱线输送方向流动的抽吸空气流。这一措施目的在于帮助纤维,特别是短纤维,进入锭孔的入口。但相应的抽吸空气流未必与从中央送进的纤维的加工有关。
纤维送进装置还可用于促进纺纱过程的起动,如果插入一根导纱的话。在一定条件下,纤维送进中央可防止喂料区以内包绕的纤维发生难以控制的加捻。回收维的进给口与锭孔入口间的距离根据待加工纤维材料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7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字符输入检索和索引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便携设备的文本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