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井式无罐离子渗碳多用炉无效
申请号: | 02124558.4 | 申请日: | 200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94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仁;由卫玲;王帅;刘学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海德机床厂;刘承仁 |
主分类号: | C23C8/36 | 分类号: | C23C8/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井式无罐 离子 渗碳 多用 | ||
1、真空井式无罐离子渗碳多用炉,主要包括:高真空层[10]、由硅酸铝纤维层[16]和耐火砖层[12]构成的炉体[15]、由辐射管和电阻丝构成的加热器[14]、由盖体[27]、空气层[18]及硅酸铝纤维层[16]和水冷层[26]构成的炉盖[19]、真空获得系统[6]、离子源控制系统[2]、排气系统[4]、冷却系统[5]、供气系统[7]和供电控制系统[3],其特征在于:
a)、在炉体[15]上还设有与炉膛保持小缝隙连通的双层粗真空层[11],在耐火砖层[12]的内侧还设有阳极筒[13],其耐火砖层[12]与阳极筒[13]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0mm;
b)、设在加热器[14]内的电阻丝呈蛇形状,并与辐射管壁之间应保持大于10mm的间隙;
c)、在炉盖[19]上,其底部于盖体[27]的下方设有多个隔热屏[44]层结构,在盖体[27]内所设的空气层是双层空气层[18];
d)、设在炉盖[19]上的排气管[23],在通过双层空气层[18]段,应在此段排气管的侧壁上开有出气小孔[42],使其与各层空气层和硅酸铝纤维层[16]中的空气相连通,在排气管[23]上端的出口处加有堵塞[24],排气后用堵塞将其封闭;
e)、设在炉盖[19]上的混合进气管[21],在通过硅酸铝纤维层[16]段处,设计成蛇形状或散热片状,并在混合进气管的上端安装有气体混合器[22];
f)、在炉盖[19]上设有由电接点压力表[70]和安全放气阀[69]相连通而构成的安全阀[25];
g)、在炉盖[19]观察孔的上方安装有其内设计有可转动的隔热屏总成[87]的观察窗体[20];
h)、炉体[19]高真空层[10]的真空嘴[30]通过手阀[31]控制与抽真空管[3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井式无罐离子渗碳多用炉,在混合进气管[21]的上端,由壳体[53]、进气弯管[56]、进气直管[57]所构成的气体混合器[22],其特征在于:壳体[53]是一个具有杯状的内腔结构,其腔壁的锥形斜面与其轴线的夹角为30°~45°,并在其腔内同轴还设计有其外形与内腔均同壳体[53]内腔外形体相似的射流喷嘴[54],壳体[53]的外侧壁上,则均布设有多个与射流喷嘴[54]的外侧面相切的进气直管[57],而进气弯管[56]是设在气体混合器[22]的上方,并与射流喷嘴的进气口相连通,各零件的连接方式,除上、下法兰[52、51]用螺栓[59]、螺母[60]紧固,并加有密封圈[61]外,均为焊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井式无罐离子渗碳多用炉,其特征在于:气体混合器[22]中的射流喷嘴口[58]端与壳体内腔斜面下端头[55]应保持相距10~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井式无罐离子渗碳多用炉,在炉盖[19]上所设计的安全阀,是由电接点压力表[70]、接管I[65]、接管II[67]、上螺母[68]、下螺母[64]和密封圈[61]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接管I[65]与接管II[67]之间还加有三通连接块[66],并通过螺钉与安全放气阀[69]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真空井式无罐离子渗碳多用炉,其特征在于:安全放气阀[69]是由阀体[76]、阀盖[73]、阀芯[72]、压力弹簧[74]、钢球[77]和密封圈[61]所构成,其中,阀体[76]与阀盖[73]为螺纹连接,阀芯[72]是设在阀盖[73]与阀体[76]之间的腔内,并通过螺钉[71]与阀盖[73]相紧固在一起,压力弹簧[74]设在阀芯[72]腔内的螺钉[71]与钢球之间,在阀体[76]与阀芯[72]的侧壁上还分别开有多个排气孔[75],阀体[76]下部的呈弯管状结构,其底部通过螺钉[71]与三通连接块[66]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加有密封圈[61],在阀体空腔的底部与钢球相接触的管口处,也设有密封圈[61],钢球[77]的直径应大于阀体弯管的内径,并可以在自身重力和压力弹簧[74]、炉膛正压力的作用下,沿阀芯内腔壁上下移动,其移动力的大小可通过压力弹簧上部的螺钉[71]来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海德机床厂;刘承仁,未经烟台海德机床厂;刘承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45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位置信息的布线基板
- 下一篇:铝基混合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