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蛋白质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2122709.8 | 申请日: | 2002-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0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 发明(设计)人: | 东直树;佐佐木裕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得利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23J3/04 | 分类号: | A23J3/04;A61L27/22;G02C7/0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丁业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蛋白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蒸汽加热处理不限于燕窝的一般蛋白质制造透明蛋白质凝胶的方法,特别是利用蛋白质的粉末、破碎物、浆等低廉的原料制造高品质的透明蛋白质凝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已知的透明蛋白质凝胶有水母、鱼翅、燕窝等高级食品,这些食品以其独特的口感自古以来受到好评。但,有些因资源受到稀少、价格高的限制,特别是海燕窝因乱采而减少,且因保护稀少动物,其价格猛涨。另外,近年来蛋白质凝胶不仅食用,而且作为接触透镜等多种日用品的软材料使用。因为这些透明蛋白质凝胶的利用范围广泛,人们大量尝试利用低廉原料制造具有高附加值的高品质透明蛋白质凝胶。
以往,透明蛋白质凝胶的制造方法有公知的加热方法[A.M.Hermansson,Soy Protein gelation,JAOCS,63,658-666(1986),T.Nakamura,S.Utumi and T.Mori,Mechanism of heat-induced gelationand gel properties of soybean 7S globulin,Agric.Biol.Chem.,50,1287-1293(1986),羽毛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特开平7-078392)],脱盐处理后加热的方法[N.Kitahata,E.Doi,Fragrance J.8,81-85(1981)],在强碱和强酸下加热的方法[N.Kitahata,E.Doi,Fragrance J.8,81-85(1981)],以脂肪酸为核心的再组成方法[Yuno-Ohta,N.et al.,J.Food Sci.,57,86-90(1992)],添加金属盐加热的方法[杵川洋一,北畠直文,食品加工技术,15卷(1)6-15(1995)]等,但因用溶液等溶解蛋白质引起成分变化,得不到高品质的透明蛋白质凝胶,不能用在高品质食品,特别是高级食品中,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蒸汽加热处理粉末状、破碎物状、浆状等低廉的蛋白质原料,低费用地制造出任意形状高品质的透明蛋白质凝胶的方法。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首先利用稀少且价格高的燕窝作为例子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作为原料蛋白质的燕窝细屑在用蒸馏水膨润一夜后装入密闭容器,并在高压釜中进行蒸汽加热处理,可制造出透明蛋白质凝胶。本发明者们发现,这样再生的透明蛋白质凝胶的透明度、褐变度、柔软度、滑感、香味等性质良好。另外,本发明者们发现,所用的蛋白质再生方法一般可适用于例如卵白白蛋白、牛白蛋白、乳球蛋白、大豆提取物、豆乳干燥物、血红蛋白、血纤维蛋白等其他蛋白质。本发明者们进一步进行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
1、透明蛋白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料蛋白质的膨润压作用下蒸汽加热处理原料蛋白质。
2、上述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原料蛋白质是非凝胶状。
3、上述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蛋白质的形状为粉末、破碎物、浆。
4、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原料蛋白质是燕窝的细屑。
5、上述1~4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加热温度是90~140℃。
6、上述1~5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蒸汽加热处理时间是1~30分。
7、上述1~6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处理1g原料蛋白质之前加入的水量为0.1ml~20.0ml。
8、上述1~7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原料蛋白质的蒸汽加热处理在封闭空间中进行。
9、通过上述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含有透明蛋白质凝胶的食品或医药品。
10、上述9所述的医药品,其中医药品是透镜和人工关节。
11、通过上述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透明蛋白质凝胶。
12、蒸汽加热处理的透明蛋白质凝胶再生品。
附图说明
图1(a)表示用结构测定仪测定的作为目标物的市售燕窝极品的食感试验结果。
(b)表示用结构测定仪测定的从本发明实施例1中得到的透明蛋白质凝胶的食感试验结果。
图2表示对试验例7的目标品和再生品进行性能试验时使用的的调查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得利株式会社,未经三得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2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