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天然酶水解鱼贝蛋白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2115240.3 | 申请日: | 2002-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2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 发明(设计)人: | 章超桦;潘大兴;洪鹏志;陈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超桦;潘大兴;洪鹏志;陈纪建 |
| 主分类号: | A23J3/34 | 分类号: | A23J3/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燕玲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水解 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品领域,更详细地是利用丰富的低值鱼、贝类为原料,采用天然酶水解法生产水解鱼贝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食品追求也从单一的营养型转向营养保健型。水解鱼贝蛋白因其富含氨基酸、多肽、有机酸且又有浓郁的海鲜风味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加之还含有牛磺酸、核苷酸关联物、生物活性肽等功能性成分,又赋予其特殊的保健功能。因此,大力发展水解鱼贝蛋白是食品工业的一个主要方向。国内外水解鱼贝蛋白的生产大致可分为盐酸法、酶解法。盐酸法生产时如有脂肪存在,会产生致癌物质,给产品的安全性带来问题,且海鲜风味受到了较大的破坏;酶解法又存在生产成本高且带有一定的苦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丰富的低值鱼、贝类为原料,采用天然酶水解鱼贝蛋白的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风味,为鱼贝类的深加工开辟一个新途径。
本发明的天然酶水解鱼贝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鱼贝肉∶虾头=1∶0.5-1.5比例混合鱼贝肉和虾头,加入1-3倍重量水混合破碎得匀浆液;
2、所得匀浆液在40-70℃下搅拌3-6小时;
3、加入步骤2的物料重量5-10%的植物蛋白酶,搅拌1-2小时;
4、过滤去渣。
得到滤液是水解鱼贝蛋白产物,可以根据需要用于生产各种调味品等食品。滤液也可以浓缩或喷雾干燥可得膏状或粉末状的水解鱼贝蛋白,再用于生产各类食品。
所述植物蛋白酶可以是菠萝蛋白酶;也可以是木瓜蛋白酶等。
在步骤1中按鱼贝肉∶虾头=1∶1比例混合鱼贝肉和虾头,加入3倍重量水混合破碎时,处理效果最佳。
步骤3中加入步骤2的物料重量10%的植物蛋白酶,搅拌1小时,处理效果最佳。
经过上述步骤,鱼贝肉在虾头组织蛋白酶及植物组织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及多肽,并含有牛磺酸、核苷酸关联化合物、生物活性肽等功能成分其溶解性好,容易被人体吸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利用天然酶水解鱼贝蛋白,无需外加酶;
2、 整个工艺过程在较温和条件和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3、 水解产物保持鱼贝原有的营养特色,并含有牛磺酸、核苷酸关联化合物、生物活性肽等功能成分;
4、 所得水解鱼贝蛋白,无苦味及明显腥味,盐度低,鲜味突出。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先取1kg的鱼肉,再取1kg虾头,混合破碎至8-10cm3以下的小碎块,将碎块倒入清洁反应罐内,加入6水混合均匀,在50℃下搅拌4小时,再加入200g菠萝汁搅拌1小时,将反应物取出离心过滤去滤渣,然后将滤液浓缩得水解鱼蛋白膏状产品,或将浓缩液倒入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水解鱼蛋白粉末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超桦;潘大兴;洪鹏志;陈纪建,未经章超桦;潘大兴;洪鹏志;陈纪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5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