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酶链反应与短片段DNA测序相结合的诊断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2111130.8 | 申请日: | 2002-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4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李宾;彭永济;钱静;任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 反应 片段 dna 相结合 诊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聚合酶链反应与短片段DNA测序相结合的诊断方法涉及一种生物检测方法,尤其适用于进行遗传病的产前诊断、致病病原体的检测、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DNA指纹、个体识别、亲子关系鉴以及法医物证、动、植物检疫、高科技生物医学等领域研究。
技术背景
近年来,基因分析和基因工程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这主要归功于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发展和应用。应用PCR技术可以使特定的基因或DNA片段在短短的2-3小时内体外扩增数十万至百万倍。扩增的片段可以直接通过电泳观察,也可用于进一步的分析。这样,少量的单拷贝基因不需通过同位素提高其敏感性来观察,而通过扩增至百万倍后直接观察到,而且原先需要一、二周才能作出的诊断可以缩短至数小时。PCR反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极微量的DNA即可作为扩增的模板得到大量的扩增片段。毛发、血痕,甚至单个细胞的DNA即可供PCR扩增之用。因此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在遗传病的产前诊断、致病病原体的检测、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DNA指纹、个体识别、亲子关系鉴别及法医物证、动、植物检疫、高科技生物医学等领域中PCR技术已具有实用价值,且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中。然而,正是由于PCR反应有赖于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则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失误,导致不可信的诊断结果。最常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假阴性:出现假阴性结果最常见的原因是:Taq DNA聚合酶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引物设计不合理;提取的模板质量或数量不过关以及PCR系统欠妥当;循环次数不够。第二,假阳性:PCR结果的假阳性是对被检测标本而言,而反应系统中所扩增的产物是真实的。因为PCR技术高度灵敏,极其微量的靶基因污染都会造成大量扩增,而造成结果判断上的失误,所以污染是PCR假阳性的主要根源。PCR的污染主要是标本间的交叉污染和扩增子的污染。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另一种可能是样品中存在有靶基因的同源序列。为了避免因污染而造成的假阳性,PCR操作时要隔离不同操作区、分装试剂、简化操作程序,使用一次性吸头。
上述两个问题中,假阴性问题在长期的试验中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和解决方法,一般只要按照各个条件依次审核,是可以得到最终可信的结果的。但出现假阳性错误,除了污染是一个主要因素外,PCR技术本身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退火温度设计难以精确,引物的错配及一定程度的单核苷酸错误掺入,都可以导致假阳性结果的产生。而且,要找到其原因并纠正是非常耗时耗力的。所以一个成功的PCR检测方法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条件和实际验证,才能最终应用于临床,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操作的规范要求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留了PCR方法高灵敏度、强特异性的特点,又可判断PCR产物中是否存在目的DNA片段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聚合酶链反应与短片段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以微量目的基因两端或两侧已知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待鉴定DNA作为模板进行扩增(PCR法),特点是:以PCR产物为模板再次扩增,选取相应检测对象DNA全序列中较保守且特异性较高的几十个甚至几个核苷酸进行短片段DNA测序。克服了现有PCR技术中常出现的假阴性、假阳性现象,提高了精确度。本发明采取PCR方法与短片段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保留了PCR方法高灵敏度、强特异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应用目前成熟的小片段DNA测序法,只需选取相应检测对象DNA全序列中较保守且特异性较高的几十个甚至几个核苷酸,即可判断PCR产物中是否存在该目的片段,确定阳性或阴性结果。对PCR的操作不再苛求。因为在测序中重新设计引物,以PCR产物为模板再次扩增,使得假阳性率大大降低,所以对PCR试验的条件可以降低要求,如退火温度、循环次数等不再要求得那么严格,大大减少了摸索时间和精力。由于间和精力。由于通过对相关基因的特异区域进行测序,可以确切地知道其具体序列,有利于对该基因进行分型鉴定,并可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短片段DNA测序中引物设计是针对与疾病相关且基因序列已知的DNA而设计的。从而使本应用于疾病诊断、物种研究等多学科领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1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