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元件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2105057.0 | 申请日: | 200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72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大;渡边英明;金井圣;小山利幸;石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H05K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将电子元件安装到底板上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作为该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一部分的转动驱动器以及处理布线问题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下面结合图4来描述一个常规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100的构造。
旋转体1相继地将各种电子元件以不同的安装方向安装到底板的预定位置上。旋转体1通过一个第一驱动连接装置2与驱动器3相连,并且设计成能使驱动器3驱动旋转体1转动一个预定角度的往复量。驱动器3固定在一个图中未表示的如框架之类的固定结构上。
在旋转体1的底部设有一个元件安装部件18,该安装部件18通过耦合轴17与驱动器19相连,该耦合轴17能够在垂直及转动两个方向上滑动。元件安装部件18被设计成在将一个电子元件安装到底板的预定位置上时能够独立于旋转体1而作一个预定行程的上下位移。
第一驱动连接装置2包括一个装在驱动器3转动轴上的驱动盘4,一个装在耦合轴17上的被驱动盘5,以及一个环绕在驱动盘4和被驱动盘5上并伸展在其间的驱动皮带6。
引线8是装在旋转体1中的一个诸如传感器那样的电子元件的引线。引线8的走线方式为:引线8沿着形成为类似碟形导向盘9的外部延伸,并以一个紧固件10将引线8的末端固定旋转体1的上端上。引线8的这个固定位置称作“固定点A”。在引线8的一个中间位置上引线8附着在一个活动块13上,该安装位置称作“中间支承点B”。
活动块13附着在滑块16上。滑块16支承在往复运动导条14上。往复运动导条14设计成可导引滑块16沿着直线路径15作朝着旋转体1或背着旋转体1的运动。换句话说,滑块16具有能进行往复运动的结构。活动块13的上端通过第二驱动连接装置20与驱动器3相连。该驱动连接装置20配置成与往复运动导条14的方向一致。
该第二驱动连接装置20包括:一个装在驱动器3转动轴上的驱动盘21、一个装在本安装装置主体的转轴上的被驱动盘22,以及一个环绕驱动盘21和驱动盘22并伸展其间的驱动皮带23。
活动块13和驱动皮带23相连。因此,当驱动器3运转时,旋转体1便由于第一驱动连接装置2的皮带动而旋转,而活动块13则由于驱动皮带23的皮带动而与旋转体1的旋转同步地沿着直线路径15运动,该驱动皮带23是第二驱动连接装置的一部分。
引线8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固定块27上,该固定块27则固定在本安装装置的主体上,该固定位置称作“固定点C”。
从固定点A到中间支承点B之间引线8形成为一段引线8,这一段引线称作“直段30”。从中间支承点B到另一个固定点C之间引线8形成为可伸缩的螺旋状,这一段引线称作“线圈段31”。因此,当活动块13沿着直线路径15运动时,由中间支承点B的运动而造成的中间支承点B与另一个固定点C之间的距离变化便可由线圈段31来吸收。此外,引线8还有另一个直段,该直段位于固定点C之外。
尽管如此,常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还是存在下列问题:一是为了减少电子元件安装装置的循环时间就要增加驱动器3的转速,或是换句话说,为了改变电子元件的安装方向旋转体1要进行转动,为了减少旋转体1转动所需的时间就要增加其旋转速度。然而,在转速增加情况下,环绕驱动盘4和被驱动盘5并伸展其间的驱动皮带6上所作用的拉紧力就要增加,因此驱动皮带的寿命会明显缩短。
另外,驱动皮带6张紧绕在主驱动盘4与被驱动盘5之间,由于驱动盘4、被驱动盘5和驱动皮带6之间的接触区域上的作用力增加,就可能出现打滑或齿啮合错位现象。
另外,由于旋转加速度或负加速度增加,当旋转体1停止时所伴随的残余振动会增加。该残余振动会引起许多问题,包括元件安装定位精度的下降
关于装在旋转体1中的电子元件的引线8,它具有一个通过线圈段31(卷曲段)吸收中间支承点B和固定点C之间的距离变化量,这一距离变化是由在旋转体1旋转时中间支点B运动引起的。然而,当旋转体1的转速增加时,作用在中间支承点B及固定点C固定部位附近的引线8上的负荷便增加。此负荷之所以增加是因为旋转体1的转速增加使得中间支承点B的运动速度增加,从而使得线圈段31的伸缩速度增加。
由于振动和线圈段31的伸缩速度的增加,线圈段31伸缩时线圈的各圈之间的接触力会增加,就会使引线8的寿命缩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5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