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02103240.8 | 申请日: | 200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69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正刚;久保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61/02 | 分类号: | F02B61/02;B60K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二轮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特别是涉及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改良,该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具有曲轴箱、从该曲轴箱的前端上部朝车辆前上方延伸出的气缸体、及接合于该气缸体上端的气缸盖,使其轴线朝着车辆的左右方向地配置由曲轴箱收容和支承的曲轴、变速输入轴、及变速输出轴,同时,相对包含曲轴和变速输出轴的两轴线的平面朝上方偏离配置变速输入轴。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中,一般使其轴线与曲轴的轴线交叉地配置气缸体(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29085号公报)。
在该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中,相对包含曲轴和变速输出轴的两轴线的平面朝上方偏移配置变速输入轴,可有效地缩短曲轴和变速输出轴的轴间距离,从而缩短发动机的前后方向的全长,实现其紧凑化,但在现有的发动机中,受到气缸体的妨碍,不能充分地获得变速输入轴的上方偏移量。因此,为了充分获得变速输入轴的上方偏移量,可将气缸体相对水平面的立起角度设定较小,这样,可使气缸盖的前端朝前方移动,由此导致发动机的前后方向的全长增加,抵消变速输入轴的上方偏移量的增加导致的发动机前后方向全长的缩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该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可不受气缸体妨碍地充分增加变速输入轴的上方偏移量,有效地缩短发动机的前后方向全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该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具有曲轴箱、从该曲轴箱的前端上部朝车辆前上方延伸出的气缸体、及接合于该气缸体上端的气缸盖,使其轴线朝着车辆的左右方向地配置由曲轴箱收容和支承的曲轴、变速输入轴、及变速输出轴,同时,相对包含曲轴和变速输出轴的两轴线的平面朝上方偏离配置变速输入轴;其第1特征在于:使其轴线通过曲轴的轴线前方地配置气缸体。
按照该第1特征,当使其轴线通过曲轴的轴线前方地配置气缸体时,如增加气缸体的轴线相对水平面的立起角度,则不改变发动机的前端位置即可扩大不受气缸体约束的曲轴箱的自由上面区域。因此,可不受到气缸体妨碍地充分增加输入轴相对上述平面的上方偏移量,有效地缩短曲轴和输出轴的轴间距离,结果,可使曲轴箱的前后方向紧凑化,由此大幅度缩短发动机的前后方向的全长,有效地使发动机紧凑化。
而且,气缸体的轴线相对曲轴的轴线的偏移量使发动机膨胀冲程的最大压力时的连杆倾斜角度的减少,从而减少活塞从气缸孔内面接受到的侧推力,减少活塞的滑动摩擦阻力,从而可使低燃料费用性提高。
另外,本发明在第1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第2特征:与车架的下伸管的下降部大体平行地配置气缸体。
按照该第2特征,可尽可能地使下伸管与气缸盖间的死空间减小,减少机动二轮车的轮距。
另外,本发明在第1或第2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第3特征:在曲轴箱的接近气缸体背面的部分设置连通到曲轴箱内的通气室。
按照该第3特征,可有效地将存在于曲轴箱内的气缸体与输入轴之间的死空间有效地用于通气室的形成,使发动机更为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搭载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
图2为上述发动机的纵断侧面图(图3的2-2线断面图)。
图3为图2的3-3线断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发动机的纵断面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1为搭载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机动二轮车的侧面图,图2为上述发动机的纵断侧面图,图3为图2的3-3线断面图,图4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发动机的纵断面侧面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以适用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M为基准。
首先,说明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在图1中,机动二轮车M的车架F具有头管1、焊接于该头管1的上部并以平缓的斜率朝后下方延伸的主管2、及焊接于头管1的下部的下伸管3。该下伸管3由从头管1朝下方延伸的下降部3a和从该下降部3a下端朝后方弯曲的水平部3b构成,从主管2的中间部朝下方延伸的中间管4连接到该水平部3b的后端部。在主管2与下伸管3之间的接近头管1的位置连接撑条5。在由主管2、下伸管3、撑条5、及中间管4围成的空间配置由下伸管3和撑条5支承的发动机E。
在头管1可转向地枢支对前轮6f进行轴支的前叉7,另外,在下伸管3的后端部通过枢轴支承对后轮6r进行轴支的后叉8。在该后叉8与主管2之间连接后缓冲器10。
另外,在主管2设置燃料箱11和鞍座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2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