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测试装置及其监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801661.8 | 申请日: | 200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3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敦;中村政文;井畑刚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德万测试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陈海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测试 装置 及其 监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测试装置及其监视装置以及筛选装置,它分别监视继电器的动作次数等测试履历并且容易维护。
背景技术
参照图5-图7说明以往技术例子的构成和动作。
首先说明半导体测试装置的概要构成例子。
如图7所示,半导体测试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工作站10;主机20;测试头30;性能特性测试台80;IC插座90。
工作站10成为连接半导体测试装置和人之间的输入输出装置。
主机20,内置有半导体测试装置的电源单元、测试处理器和各测试组件等。
测试头30,内置有多个与测试通道数对应的电子线路的插脚式电子设备40的基板。
性能特性测试台80,安装对应被测定器件的IC插座90,是可以更换安装进行测试的被测定器件(以下,称为DUT)的测试台。
IC插座90,是与DUT91的管脚数和封装对应的插座。
以下,参照图5的方框图说明半导体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
但是,为了使图简单,展示测试通道数是一个通道的情况,而在测试通道数是512个通道的情况下,插脚式电子设备40也是512通道。
在进行DC参数测试的施加电压测定电流的情况下,假设继电器S12断开,继电器S11接通,从直流测试器8中产生测试电压,施加在DUT91的管脚上,测定流过的电流。
以下说明对DUT91的I/O管脚进行功能测试的情况。
在图形发生器5中,与从定时发生器4中输出的基准时钟脉冲信号同步地产生逻辑数据。
在波形整形器6中,用来自图形发生器5的逻辑数据、来自定时发生器4的时钟脉冲信号,生成测试图形。
在插脚式电子设备40中,假设继电器S11、S13断开,继电器S12接通,测试图形由驱动器D11放大到规定的电压水平(VIH/VIL),并输出到DUT91的管脚。
另外,来自DUT91的管脚的输出信号,把继电器S11设置成断开,把继电器S13设置成接通,以电阻R1为终端,把继电器S12设置成接通,用比较器C11比较电压,作为逻辑信号输出。
在逻辑比较器7中,在来自定时发生器4的选通脉冲信号的定时,逻辑比较来自DUT91的逻辑输出信号和来自图形发生器5的期待值,进行通过/失败判定。
以下,参照图6说明插脚式电子设备40的继电器控制和各测试电路控制的一例。
但是,继电器S11-S1n,假设是插脚式电子设备的全部通道的所有继电器。
如图6所示,控制用的测试处理器2,控制单元3,定时发生器4,图形发生器5,波形整形器6,逻辑比较器7,直流测试器8等的测试电路被连接在测试总线200上控制。
测试总线200,例如由8位数据,时钟脉冲等控制信号等构成,把32位数据以每8位划分串行转送。
控制单元3,由测试头总线100提供给予插脚式电子设备40的驱动器D11的电压水平(VIH/VIL),给予继电器控制电路31等的控制信号。
但是,图6的方框图,把控制单元3以外的部分作为一个单元显示,但也可以合在一起或者分散构成电路。
继电器控制电路31,产生控制某一通道的某个继电器的信号。
继电器S11-S1n,是由驱动器D21-D2n控制电磁线圈的接通/断开,从而接通/断开簧片的簧片继电器等。
在此,继电器S11-S1n的个数,例如是512通道,如果一个通道使用3个,则合计是1536个。
因为插脚式电子设备的种类是3-8个,所以实际使用的继电器的个数非常多。
另一方面,继电器S11-S1n,有在接点不通电的干状态下接通/断开的情况,和在接点通电的湿状态下接通/断开的情况。
一般,继电器S11-S1n,因寿命的原因在接点不通电的干状态下接通/断开,而根据测试目标也可以在使接点通电的湿状态下接通/断开。
以下,说明半导体测试装置的维护。
半导体测试装置,使用簧片继电器、电机等有使用寿命的零件、随时间而性能下降的电容器等。
因此,例如为了检查继电器的动作次数,把接通/断开控制信号连接在计数器1上累计。
但是,根据测试程序,每个继电器有不同接通/断开的次数,由于在干状态和湿状态下接通/断开的不同寿命有差异,而且继电器数又很多,因而很难掌握继电器更换时期。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德万测试,未经株式会社爱德万测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1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