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级位置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74018.7 | 申请日: | 2001-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510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18 | 分类号: | B23Q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位置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纳米级位置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超精密加工、纳米技术等领域,迫切需要纳米级位置定位装置。因压电陶瓷具有较好的微位移特性和可控性,故以压电陶瓷为驱动器的基于弹性铰链支撑的微位移定位机构,是当前在微位移定位领域用得最多的一种,但它存在二方面的缺点,一是刚度不够,二是频响太慢,如果提高频响,将会影响刚度和定位精度;超磁致伸缩材料因性能重复性好,一般用作换能器,其定位精度在10-1μm左右,如果要求实现这一定位精度或者更高的,必须考虑超磁致伸缩材料被驱动时线圈和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发热,只有具备严格的热位移补偿措施,才能达到规定的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级位置定位装置。
它具有恒温室,在恒温室内设有粗级定位装置和纳米级定位装置,粗级定位装置为滚珠丝杆,纳米级定位装置具有工作腔壳体,在工作腔内设有变形体,变形体两侧设有变形体支撑块,变形体支撑块两侧和变形体一端分别设有隔热板,在变形体上设有感知器,在变形体一端设有位移感知器,在变形体支撑块上设有两调温管道,在两调温管道一端设有调温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变形体的热位移直接作为纳米位移驱动器,从而减少许多中间链路,提高定位精度,并且对热位移的研究,从被动转向主动;
2)变形体的刚度,直接影响纳米级定位机构的刚度,纳米级定位机构要求变形体线膨胀系数小,且有一定的刚度,这样的变形体取材容易,价格适中;
3)采取二级定位,一级为粗定位,一级为纳米级定位,从而解决定位速度快和定位精度高之间的矛盾;
4)通过二级温度控制,特别是通过控制流过管道液体的温度,进而改变纳米级定位机构工作腔的温度场,从而实现对变形体热位移的控制,并达到稳定且较高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是纳米级位置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纳米级位置定位装置具有恒温室1,在恒温室内设有粗级定位装置和纳米级定位装置,粗级定位装置为滚珠丝杆7,纳米级定位装置具有工作腔壳体4,在工作腔内设有变形体10,变形体两侧设有变形体支撑块,变形体支撑块两侧和变形体一端分别设有隔热板13、6、2,在变形体上设有温度感知器5,在变形体一端设有位移感知器9,在变形体支撑块上设有两调温管道11、3,在调温管道11一端设有调温器12,调温管道3一端设有调温器8。
如图所示,粗级定位装置,由滚珠丝杆完成,在粗定位完成后锁定滚珠丝杆;纳米级定位装置,主要由温度感知器、位移感知器、变形体、隔热层、管道、调温器、调温液等组成,调温液一般采用水或油。纳米级定位工作腔放在恒温室内,通过控制管道内流动液体的温度进而改变工作腔内的温度场,利用工作腔内变形体的热胀冷缩特性,实现纳米级定位。为了提高可控性,通过恒温室的管道和纳米级工作腔内外壁涂有隔热材料,并把控制温度的执行元件移到恒温室外,从而解决执行元件,如半导体致冷器的散热或者发热问题。为达到纳米级定位的目的,把位移感知器和温度感知器作为反馈信号,构成闭环控制装置。因温度和热位移都有一定的滞后性,采用具有预测功能的智能控制算法进行控制。要求位移感知器和温度感知器达到规定的精度,位移感知器可采用纳米电容传感器或激光测量装置等,温度感知器可采用热电偶、热电阻或半导体测温器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4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