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大功率直流变换器无效
申请号: | 01251852.2 | 申请日: | 2001-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5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郁百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百超 |
主分类号: | H02M7/162 | 分类号: | H02M7/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功率 直流 变换器 | ||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直流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器驱动的桥式电路,其特征是:桥式电路的各功率器件采用多个功率场效应管并联,在桥的输出臂可串联或并联多个变压器,变压器的磁芯采用叠片式结构,变压器的绕组采用实心方铜棒或空心方铜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变换器,其特征是:桥式电路输出臂上的高频变压器的初、次级有四种联结方式:初级串、次级串;初级串、次级并;初级并、次级串;初级并、次级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变换器,其特征是:场效应管的并联方法有四种:一是多管管子各脚直接并联,带动相同的功率变压器;二是功率桥并联,四只三极管与输出变压器组成典型的桥式电路,多个桥式电路并联,共用同一个输入倒相变压器,漏极和源极接不同的输出变压器,栅极与相应的栅极并联;三是驱动变压器并联,共用驱动管,并联点在桥式电路中驱动管的漏极,即A-A、B-B点,不共用倒相变压器,四是驱动管并联,共用PWM芯片,并联点在脉宽调制器的输出端,倒相变压器并联点是脉宽调制器的输出端,同为一个脉宽调制器所驱动,并联点在C-C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变换器,其特征是:变压器的磁芯L1片与片之间插入金属板散热L2,变压器的上、下、左、右四面安装整体散热器AL1-AL4,磁芯和金属板、磁芯和散热器之间垫导热绝缘带L3,其两面涂以硅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变换器,其特征是:变压器的绕组由八根实心方铜棒组成,上部份是M2、M3、N2、N3四根,下部份是M1、M2、N1、N2四根,在上部份和下部份之间留有空隙,用作风冷的通道;靠磁芯中心柱的四根铜棒M1、M2、M3、M4是初级绕组,连接顺序是:M1->M2->M3->M4,M1和M2、M3和M4在整体磁芯的反面,用相同的方铜棒在侧面连接;靠磁芯边柱的四根铜棒或铜管N1、N2、N3、N4是次级绕组,连接顺序是:N1->N2->N3->N4,N1和N2、N3和N4在整体磁芯的正面,用相同的方铜棒在侧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变换器,其特征是:变压器的绕组由八根空心方铜管组成,管中采用强迫水冷,上部份是M2、M3、N2、N3四根,下部份是M1、M2、N1、N2四根,在上部份和下部份之间不留空隙;靠磁芯中心柱的四根铜管M1、M2、M3、M4是初级绕组,连接顺序是:M1->M2->M3->M4;靠磁芯边柱的四根铜管N1、N2、N3、N4是次级绕组,连接顺序是:N1->N2->N3->N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百超,未经郁百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18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玻璃板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改良的钢头鞋缝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