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库门开关门动力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50899.3 | 申请日: | 200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1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嵩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嵩岩 |
主分类号: | E05F15/10 | 分类号: | E05F1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志舰 |
地址: | 11601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库门 开关 动力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库门开门机装置,具体地系一种车库门开关门动力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库门开门机一般采用链条式或丝杠式推拉门,以达到开关门的目的,其开关门的方式实质是一种,即开门机置于车库洞口后上方,通过电机的旋转使安装在链条或丝杠上的与门体相连的曲臂产生一向前或向后的推位力,在这一推拉力的作用下,门体沿着固定的轨道自然向上或向下运行。此种开关门方式的缺点在于:1)丝杠盒和链条盒通常最短3米多,运输不方便,运输费用增加;2)丝杠盒功链条盒是机械式的前后移动,增加了开关门的故障率;3)增加车库门洞口净空和净深,必须以牺牲车库门的高度为代价;4)防盗效果不好,关门后,用力抬门,可使门慢慢上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克服以上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传输简捷方便、故障率低、不用牺牲车库门高度,且防盗效果好的车库门开关门动力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车库门开关门动力传输装置,包括电机、减速装置、传动装置、扭簧杆、轨道等,电机通过减速装置和传动装置直接与扭簧杆相联。
本实用新型可以构成电机蜗轮轴直接驱动扭簧杆方式:所说的减速装置为连有蜗杆的蜗轮,所说的传动装置包括蜗杆上嵌入的传动套管,传动套管一侧设有输出离合器装置,另一根套管即离合器套管左侧设有传动离合器装置,右侧为与扭簧杆紧固装置;为增大扭矩,本实用新型可构成扭簧链轮驱动方式:所说的传动装置包括输出离合器、通过紧固装置与旋转杆相连的传动离合器,旋转杆一端装有动力输出齿轮,通过链条与装在扭簧杆上的传动齿轮相联;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构成扭簧齿轮驱动方式:所说的减速装置为星形减速器,所说的传动装置包括减速轴上装有一动力输出齿轮,与安装在扭簧杆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说的扭簧杆两端最好各装有一绕线轮,绕线轮上的钢丝绳末端与车库门门板底部合页挂在一起。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速和传动装置直接驱动扭簧杆,不需丝杠盒或链条盒,使传输简捷方便,传输费用低,开关门故障率大大减小;安装它所占空间小,即使在一楼车库,由于多层楼的承重需要,车库内有二道梁,也不必牺牲车库门高度;防盗效果好,用力抬门,也不会上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开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接驱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直接驱动方式中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扭簧链轮驱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扭簧链轮驱动方式中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扭簧齿轮驱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车库门由条形门板4一块块组合而成,每两块门板4之间安有数个连接合页6,门板4两端安装有带滚轮11的合页12,滚轮11沿着两端的轨道5轨迹上下移动,门体上方安装有扭簧平衡系统,即在扭簧杆3上装有扭簧2,扭簧杆3两端各安有一绕线轮1,绕线轮1上的钢丝绳10末端与门板底部合页13挂在一起,扭簧平衡系统的作用在于门体越向下行走时,扭簧2越产生一向上的拉力,使门体的相对重量减轻,开门机可轻松地上下拉动门,减经开门机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最简单传输方式为电机蜗轮轴直接驱动扭簧杆式,如图2、图3所示,当电机9带动蜗杆7旋转时,蜗轮8减速旋转,通过卡口15镶嵌于蜗杆7内的传动套管上装有输出离合器14,输出离合器14跟着蜗轮8同速旋转,镶嵌于蜗杆7内的另一套管离合器套管上装有传动离合器16,传动离合器在非离合状态下也同速旋转,在传动离合器16与扭簧杆3紧固连接部件17的驱动下,扭簧杆3也同步旋转,这样便实现了电机蜗轮轴直接驱动扭簧杆旋转。
为增大扭矩,本实用新型可构成扭簧链轮驱动方式,如图4、图5所示,当电机9带动蜗杆7旋转时,蜗轮8减速旋转,镶嵌于蜗杆7内的输出离合器14也跟着同速旋转,传动离合器16在非离合状态下也同速旋转,17为紧固传动高合器与旋转杆19的部件,在紧固部件17的驱动下,旋转杆19也同步旋转,动力输出齿轮18同步转动,通过链条21传动,带动紧固于扭簧杆3上的传动齿轮20旋转,这样即实现了电机蜗轮轴齿轮通过链条将动力直接输出给扭簧杆,使之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嵩岩,未经张嵩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0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躯干仿真模型
- 下一篇:车载短波螺旋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