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骨枢接件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01233410.3 | 申请日: | 200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951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游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清泉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100***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骨 枢接件 改良 | ||
1.一种伞具枢接件的改良,是使用于自动伞具骨架上,该伞具骨架包括一中轴杆、一设于中轴杆上的下巢、中巢及上巢,一内端枢设于上巢的多数玻纤强化塑料主伞骨、一枢设于中巢与主伞骨间的多数玻纤强化塑料支撑伞骨、一设于中巢与下巢间的伸张圈形弹簧及一枢设于下巢与多数支撑伞骨间的多数拉杆,该拉杆是以钢线弯制而成,其下端具有一可与下巢枢接的枢接下钩合部,其上端具有一上钩合部,该每一支撑伞骨是以一中空玻纤强化塑料圆棒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支撑伞骨的内端连接件及枢接件本体是分别由塑料射出成型,再予结合为一体,该枢接件具有一可供玻纤强化塑料制成的中空圆棒形支撑伞骨通过的中空管体,而该内端连接件则具有一可将支撑伞骨的内端固定并枢设在中巢上的中空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枢接件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枢接件包括:
一第一扩大内孔173E是设于内端连接件173的外端中空内孔;
一铁圈或短铁管30是嵌设于该第一扩大内孔173E之内;
一第一半圆形凹槽186A是设于内端连接件173的外端的外周上;
一第二半圆形凹槽186B是设于枢接件18内端的外周上;
一小径接合部173C是设于内端连接件173的外端外周上;
一第二扩大内孔181是设于枢接件18的内端中空内孔180内;
当该铁圈30嵌设于该第一扩大内孔173E的内端,而该小径接合部173C插合于该第二扩大内孔181时,该内端连接件173与枢接件18结合为一体,且第一及第二半圆形凹构186A、186B便构成一第一枢合孔186,该中空玻纤强化塑料支撑伞骨枢设枢接件处设一第二枢合孔176,该第二枢合孔176可与该第一枢合孔186相对正,该拉杆19的上钩合部192经由相互对正的第一枢合孔186及第二枢合孔176而伸入及钩合并枢转于支撑伞骨的中空内孔170内,以便自动伞于开伞及收伞时,可藉上述拉杆19及塑料枢接件18的枢合而予以简化其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枢接件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玻纤强化塑料支撑伞骨的枢接件本体是与支撑伞骨的内端连接件分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枢接件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玻纤强化塑料支撑伞骨的枢接件本体的内端是与支撑伞骨的内端连接件的外端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枢接件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设于该第一扩大内孔173E内的铁圈或短铁管具有半圆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枢接件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枢接件包括:
一第一扩大内孔173E是设于内端连接件173的外端中空内孔;
一铁圈或短铁管30是嵌设于该第一扩大内孔173E之内;
一第一半圆形凹槽186A是设于内端连接件173的外端的外周上;
一第二半圆形凹槽186B是设于枢接件18内端的外周上;
一小径接合部181’是设于枢接件18的内端外周上;
一第二扩大内孔173C’是设于内端连接件173的外端的第一扩大内孔173E的外端;
当该铁圈30嵌设于该第一扩大内孔173E的内端,而该小径接合部181’插合于该第二扩大内孔173’时,该内端连接件173与枢接件18结合为一体,且第一及第二半圆形凹构186A、186B便构成一第一枢合孔186,该中空玻纤强化塑料支撑伞骨枢设枢接件处设一第二枢合孔176,该第二枢合孔176可与该第一枢合孔186相对正,该拉杆19的上钩合部192经由相互对正的第一枢合孔186及第二枢合孔176而伸入及钩合并枢转于支撑伞骨的中空内孔170内,以便自动伞于开伞及收伞时,可藉上述拉杆19及塑料枢接件18的枢合而予以简化其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具枢接件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设于该第一扩大内孔173E内的铁圈30或短铁管具有半圆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清泉,未经游清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34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