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周运动机构的反惯性制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231737.3 | 申请日: | 200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924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发明(设计)人: | 余双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双仑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周运动 机构 惯性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圆周运动机构的反惯性制动系统,属于机械制动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作圆周运动的机构很多,为了能使该机构在运动中随需要而能停止,往往在其机构上设置一制动系统,传统的制动系统为由连结于圆周运动机构和圆周运动件上的制动盘及设置于支承架上的制动器及制动器操作控制系统所组成,由制动器对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使圆周运动件制动。由于制动盘在圆周运动件的带动下处于转动状态,当要其停止运动时,制动器及其支承架、以至整个系统都会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惯性力的作用,当其在高速运转时其惯性力的大小、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不稳定,同时也使得与制动器相连的支承架承受较大的扭力,为此,有些支承架不得不加强其本身的结构强度,以及采用地锚等方式来加强其稳定性。例如,在动力传输过程中,为了储备稳定而累聚的能量,往往使用巨大的飞轮做能量储存,当这种机构需要制动时,采用传统的制动系统时,巨大飞轮的惯性力会使制动器的支承架受到巨大的扭力;再例如车辆上的车轮,它是借助车轮的圆周运动及其地面的接触摩擦,达到运动或停止的功能,而其传统的制动系统,在制动时,因惯性力的作用,使车辆以地面接触点为圆心,以接触点至车辆尾声端的距离长度为半径,向前做抛物线运动,而导致重心上升而不稳定。甚至在下坡时会发生翻覆现象,为此,常常需要增加车身长度和车身重量来增加其稳定性。上述的这些弊病,说明传统的圆周运动机构的系统极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的圆周运动机构的制动系统的结构,而提供一种圆周运动机构的反惯性制动系统,以使设置制动器的支承架及其整个系统免受惯性力的影响,使此支承架无惯性力所导致的扭力的侵袭,并使整个机构的稳定性好,受力状态得以改善,及制动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周运动机构的反惯性制动系统,包括有与圆周运动件或其连结件相连结的正向制动盘,正向制动器,制动器操作系统,以及圆周运动件或其连结件的中心轴,其特征在于在圆周运动件或其连结件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阶梯形孔,中心轴在此中心位置处为一十字形轴,在此十字形轴上设有一锥齿轮组和空心轴组件,其中,锥齿轮组为由设置于十字形轴的动力锥齿轮、变向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等所组成,且动力锥齿轮与圆周运动件或其连结件相连结,从动锥齿轮与套设于中心轴上的空心转轴相连结,从动锥齿轮与套设于中心轴上的空心转轴相连结;空心轴组件为由空心转轴、与空心转轴相连结的反向制动盘、反向制动器所组成,且反向制动器与正向运动器由同一个制动器操作控制系统控制,在圆周运动件或其连结件上的阶梯孔上设有与其相封合的封盖,封盖的中心穿孔通过轴承与空心转轴相活动连接,正、反向制动盘对称设置,正、反向制动器对称设置于支承架上,且两者分别与正、反向制动盘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圆周运动件或其连结件在动力源及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作顺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时,与圆周运动件或其连结件相连结的正向制动盘也按顺时钟方向运转,并带动锥齿轮组的主动锥齿轮按顺时针方向运转,通过锥齿轮组的传动、变向,使从动锥齿轮逆时针方向动转,并带动空心转轴及反向制动盘按逆时针方向运转。当设于支承架上的正、反向制动器上同时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惯性力作用时,由于两个制动器通过支承架与整个结构连成一体,所以就整个结构来说,因而惯性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可互相抵消,从而使整个系统不再受到惯性力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原来的传统中增设了一些部件、做些改动,就可为圆周运动机构提供一个消除惯性力影响的新的反惯性制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结构简单、紧凑、制动快,对支承架等固定机构可消除因惯性力所致扭力,从而大大提高其固定强度和圆周运动机构的稳定性,当车辆的前轮采用此新的制动系统,它不仅可大大提高其稳定性,且不需增加车身长度和车身重量,从而使车辆更为小型化、轻盈化。
下面以实施例和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予以进一步传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飞轮的圆周运动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的反惯性制动系统;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测力计的反惯性制动系统立体示意图;
图4为汽车前轮的反惯性制动系统。
图中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双仑,未经余双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