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道车辆防溜器无效
| 申请号: | 01213831.2 | 申请日: | 2001-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934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存仁;董建昆;吴德荣;郑治文;沈一凡;李根亮;水成富;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1K7/16 | 分类号: | B61K7/1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玉丹 |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 车辆 防溜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防止停留的铁道车辆发生溜逸,人工在地面方便拧紧各种铁道车辆手制动机的铁道车辆制动安全装置,特别是一种铁道车辆防溜器。
铁道车辆溜逸事故将严重危及铁路行车和人身安全。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铁道车辆防溜加锁器”(CN92207135.7),“自锁式防溜器”(CN92232715.7),“便携式手动车辆防溜紧固器(99246007.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铁道车辆防溜器的新的技术方案,按该方案实施的铁道车辆防溜器具有制动安全可靠、安装使用快捷方便、体积小、造价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携带方便、免维修、可方便适用于各种动力牵引的铁路区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铁道车辆防溜器,主要包含有钩(1)、螺母(4)等,其特征在于钩(1)通过外螺母(4)与螺杆(5)左端可转动连接,螺杆(5)上配有螺纹相同的螺母套(8),螺母套两侧均可转动的连接有挂钩(6),螺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扳手套(9)。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这样实施,螺母套两侧均可转动的连接有挂钩(6)为销(11)、孔动配合连接,销(11)、孔分别设在螺母套(8)或挂钩(6)上,或孔同时设在挂钩(6)和螺母套(8)上;挂钩为卡板挂钩或钢绳挂钩,卡板挂钩为两卡板与销(11)动配合连接,下端通过间隔销(12)固定连接,卡板中段设卡口,钢绳挂钩为普通挂钩上配两根钢绳,钢绳另端与销(11)可转动连接。外螺母(4)左端内孔与钩座(2)外圆可拆卸连接,钩座内孔与钩(1)固定连接,螺杆(5)左端部与内螺母(3)固定连接,内螺母外圆与外螺母内孔为间隙配合,钩(1)右端与螺杆(5)左端之间及内螺母(3)后端与与外螺母(4)内端面之间留有储油腔(10)。螺杆(5)与螺母套(8)上的螺纹为三角、梯形、矩形、锯齿形或其它形状。螺杆右端固定连接有内或外板手套(9),板手套为五方、七方,设有与扳手套(9)相配合的扳手(13)。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基本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前端是钩,钩与螺杆为可转动连接,这样钩可方便的勾挂于手制动机轴链环,在整根螺杆上均制有螺纹,使连接挂钩的轴套有足够大的调整范围,挂钩为卡板式或钢绳与挂钩的结合,对于较短的距离,采用卡板式,可转动连接的卡板能方便卡在轴托座板上,也可采用钢绳与普通挂钩结合。螺杆后端固定连接有内或外扳手套,用专用扳手旋转扳手套可使轴套沿螺杆前后运动,以达到挂钩的锁紧或放松。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仅需较小的力,即可实现很大的制动力,螺杆前端的钩与螺杆为可转动连接,由于钩座与外螺母固定连接,在使用中钩的转动不会影响轴套与螺杆的锁紧。在内螺母后端面与外螺母内端面之间及钩的右端与螺杆左端之间留有储油仓,装配后不需再加油维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免维修,可广泛适用于电气化铁道线路及各种线路上人工在地面拧紧各种型号的铁道车辆的手制动机,有效防止车辆发生溜逸。
附图1是铁道车辆防溜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铁道车辆防溜器A-A剖视图
附图3是铁道车辆防溜器扳手结构图
附图4是铁道车辆防溜器挡板结构图
附图5是铁道车辆防溜器卡板座结构图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昆明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3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