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缸头左侧盖无效
| 申请号: | 01206776.8 | 申请日: | 200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4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尹明善;田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9/06 | 分类号: | F01M9/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纪纲 |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左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缸头盖。
发动机转速输出蜗轮副通常有两种安装方式:1.转速输出蜗杆和转速输出蜗轮分别设置在右曲轴箱和右曲轴箱盖上;2.转速输出蜗杆和转速输出蜗轮设置在发动机缸头左恻盖上。其中,第一种方法由于安装其转速输出蜗杆的右曲轴箱和安装其转速输蜗轮的右曲轴箱盖必须分别加工,而通常这种加工由不同的工装、装备和工人完成,容易造成积累加工误差,因此加工精度不易保证;第二种方法由于转速输出蜗杆和转速输出蜗轮都设置发动机气缸左恻头盖上,虽然加工精度容易保证,但由于该转速输出蜗轮副是安装在发动机上方,转速输出蜗轮副靠飞溅润滑油润滑,若润滑不够,容易使蜗轮副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头左侧盖,它加工精度容易保证,成本低,并且能使转速输出齿轮副得到充分润滑,延长蜗轮副的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缸头左侧盖、导流筋板、转速输出蜗杆安装孔和转速输出蜗轮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转速输出蜗杆安装孔和转速输出蜗轮安装孔设置在缸头左侧盖上,将转速输出蜗杆与转速输出蜗轮分别啮合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中,转速输出蜗杆安装孔底部设有润滑油孔,缸头左侧盖上方的导流筋板高于润滑油孔。
润滑油孔为通孔。
导流筋板在气缸头左侧盖的上方并与转速输出蜗轮杆的旋转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转速输出蜗杆和转速输出蜗轮都设置发动机缸头左恻盖上,没有不同的加工工装、设备和工人操作的人为积累误差,因此加工精度容易保证。在转速输出蜗杆安装孔的底部设置润滑油孔,缸头左恻盖上方的导流筋板高于润滑油孔,可以使发动机在工作时飞溅的润滑油经导流筋板和缸头左恻盖底部进入润滑油孔内,保证转速输出蜗轮副得到充分润滑,延长蜗轮副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有成本低的特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参见图1。将转速输出蜗杆安装孔7和转速输出蜗轮安装孔8设置在缸头左恻盖1上并使其相邻,转速输出蜗杆安装孔7底部设有润滑油孔6,润滑油孔6为通孔。参见图2。缸头左恻盖1上方的导流筋板5高于润滑油孔6,导流筋板5在缸头左恻盖1的上方并与转动输出蜗杆旋转方向一致。
参见图3。将转速输出蜗杆2和转速输出蜗轮分别安装在缸头左侧盖1的输出蜗杆安装孔7和转速输出蜗轮安装孔8中并相互啮合,润滑油孔6位于转速输出蜗轮副的啮合部位。当发动机转动时正时链轮3和正时链条也与发动机转动方向一致时,飞溅的润滑油经缸头左侧盖1的导流筋板5和缸头左侧盖1底部流入润滑油孔6,可以使润滑油很好地润滑转速输出涡轮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6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描载具与反射片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网式屏极真空电子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