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灶口内加热装置的控制器及其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38192.2 | 申请日: | 200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64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爱德华·A·尼尔森;格雷戈里·A·彼里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莫森电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4 | 分类号: | F24C7/04;F24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魏晓刚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灶 加热 装置 控制器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加热装置的控制器,该加热装置具有温度传感器、加热元件和烹调面,该加热装置能够对装在烹调面上的器具产生热量,该控制器包括:
测量加热装置空腔内温度的装置;
控制给加热元件供电的装置;
根据装在加热装置上的器具类型确定在过载状态下是否控制给加热元件供电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测量空腔温度的装置包括接收从温度传感器产生的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给加热元件供电的装置包括对电连接到加热元件上的电源提供周期信号的产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确定在过载状态下是否控制给加热元件供电的装置包括空腔温度的温度分布的测量。
5.一种在炉灶口中的加热装置的温度控制系统,加热装置具有设置在烹调面下面的加热元件,加热装置能够对装在烹调面上的器具产生热量,该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测量加热装置空腔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
能够接收从温度传感器反射的测量空腔温度的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给加热元件供电;
其中该控制器能够确定装在加热装置上的器具的类型,并能够根据装在加热装置上的器具的类型控制在过载状态下给加热元件供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温度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加热元件和电连接到控制器上的电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温度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使用户选择温度设置的控制旋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有测量空腔的温度分布的装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有一测量第一时间段的装置,该第一时间段是空腔测量温度从第一温度到第二温度花费的时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有一测量第二时间段的装置,该第二时间段是空腔测量温度从第三温度到第四温度花费的时间。
11.一种在第一温度设置值操作加热装置的方法,该加热装置有一辐射红外能量的加热元件和适合测量加热装置中传感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该方法包括:
测量从第一温度到第二温度的第一时间段;
测量从第三温度到第四温度的第二时间段;
比较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
在加热装置中确定是否是将第一设置值增加到第二设置值;和
如果确定第一温度设置值可以从第一温度设置值增加到第二温度设置值,则增加第一温度设置值到第二温度设置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控制器来完成,该控制器能够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的传感温度,该控制器电连接到加热元件上以保持第一和第二温度设置值。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是铂RTD。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温度设置值比第一温度设置值要高。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确定步骤进一步包括确定在加热装置上的器具是否是凹面的。
16.一种在第一温度设置值操作加热装置的方法,该加热装置有一辐射红外能量的加热元件和适合测量加热装置中传感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测量第一增加的传感温度;
在第二时间段测量第二增加的传感温度;
比较第一增加的传感温度和第二增加的传感温度;
在加热装置中确定是否是增加第一温度设置值到第二温度设置值;和
如果确定第一温度设置值可以从第一温度设置值增加到第二温度设置值,则增加第一温度设置值到第二温度设置值。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一控制器来完成,该控制器能够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的传感温度,该控制器电连接到加热元件上以保持第一和第二温度设置值。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是铂RT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莫森电器公司,未经埃莫森电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81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