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型人造烟叶的连续化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1133712.5 | 申请日: | 200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51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振中 |
主分类号: | A24B3/14 | 分类号: | A24B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人造 烟叶 连续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烟草工业的造纸法烟片,烟草粉体胶合压片和双层稠浆法薄片的制造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已有的人造烟浆薄片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一类为汕头卷烟厂使用的造纸法烟片;第二类为烟草粉体胶合压片;第三类为昆明卷烟厂和长沙卷烟厂从西方TMCI公司引进的双层稠浆法薄片;虽对上述三种薄片各自的生产工艺不太祥知,但对其产品的内在成分进行的分析检测可知:除造纸法烟浆薄片外,烟草粉体胶合压片和TMCI公司引进的双层稠浆法薄片都存在共同的技术缺陷:
1.烟草粉体胶合压片和双层稠浆法薄片中,不同程度的加入了约17%的动、植物蛋白质或脂肪酸类粘合剂、隔离剂或改性剂,这些物质都会在燃烧时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吸食成份。
2.对烟草在燃烧时可产生有害气体成份的生物碱Nicotiune、双糖Disaccharide、蛋白质Protrin、脂肪Oil等成分没有进行合理的转化;薄片加入到烟丝中制造出的卷烟中的焦油含量无法达到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标准:焦油含量<10mg/支烟碱含量<1mg/支、CO含量<10mg/支。
3.对原材料的选择性强,综合利用率达不到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需要,在云南各个卷烟厂中有>30%的烟叶的梗、筋、碎烟末没有得到利用;所有烟茎、杆被废弃在农田中,成为农业的垃圾和烟农的负担,不但造成数百亿元/年的资源浪费;而且,烟农焚烧后的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构成严重威胁,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以烟草茎、杆和烟叶的梗、筋、碎末为原料,采用连续浸泡及软化工艺、连续磨浆及疏解工艺、连续加压水解及同步梅拉德反应工艺、连续闪蒸脱水工艺、连续浆料调配及稀释工艺、连续分子蒸馏工艺、连续水蒸汽蒸馏等技术制取通用型人造烟叶产品的多学科交叉工艺技术。
采用本发明制取的通用型人造烟中的焦油、蛋白质、烟碱含量分别降至<6%、<5%、0.6~0.8%总糖可达16~24%,农药残毒被清除;使烟草资源的利用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80%;使控制卷烟中固有化学成份的方法转化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使产品从投料到制成品的连续化生产周期在15~20min内完成。
下面结合通用型人造烟叶的连续化制造工艺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由原材料标准化制备工艺、高压气流粗碎及风送工艺、连续浸泡及软化工艺、连续磨浆及疏解工艺、连续加压催化水解及同步梅拉德反应工艺、连续喷射雾化工艺、连续闪蒸脱水工艺、连续甩水及洗浆工艺、连续水力精制及稀释工艺、工艺污水连续闪蒸及转化工艺、水蒸汽冷凝及捕集工艺、热能连续换热及回收等组成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人造烟叶的连续调配及稀释工艺、连续抄造工艺、连续涂布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天然烟草汁及梅拉德反应物的连续三效蒸发及浓缩工艺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烟草汁及梅拉德反应物的分子蒸馏和釜式水蒸汽蒸馏工艺流程图;
一.原材料的标准化制备、高压气流粗碎及风送工艺:
(一).原材的标准化制备:
收购的烟草茎、杆应无霉变、腐烂、污染、有毒及其它固体渣质,并经陈化、干燥、色泽正常的物料;进场后先在网式输送机和热风烘干线上完成连续高压射流冲洗、干燥工作;再用切片机连续切成20~40mm小段后包装、入库,完成对原材料的制备和标准化工作(图略)。
(二).高压气流粗碎及风送工艺:
如图1所示:经标准化制备的烟草茎、杆和烟叶梗、筋等原材料沿箭头1的方向连续输送到高压气流粉碎机2中,由于叶轮的高速旋转将梗、杆等物料打碎,并经软连接管高速进入萨克隆3中;由于粗碎物料在萨克隆中沿切线方向的高速旋转,粉尘、粉末进入除尘器4中被捕集并从底部定期清出、空气连续经除尘器排空;粗碎物料由绞龙输送机5送至浸泡、软化工艺。
高压气流粗碎、风送工艺的操作技术条件:
人造烟叶产量:WA=1000kg/h;
茎梗物料耗损:=0.5%;
茎梗水份含量:WS=10~14%;
绝干茎梗用量:WMAX=103kg/h(1+14%+0.5%)*20=1.15*103kg/h;
二.物料的连续浸泡及软化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振中,未经宋振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3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