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清洁合成纤维的制法无效
| 申请号: | 01115854.9 | 申请日: | 200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 发明(设计)人: | 高曙光;刘必前;江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6/62;D06M1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合成纤维 制法 | ||
1.一种自清洁合成纤维的制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光触媒包覆粉末:
将1重量份环氧基硅烷加入100-600重量份乙醇中配成溶液,加入10-70重量份粒径为30-100nm的TiO2,在20-80℃回流2-10小时;
②采用酯交换缩聚法合成PET1,首先将上述经过表面处理的光触媒包覆粉末加入乙二醇中,用超声波处理10-60min,然后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在150℃-160℃下进行溶解,酯交换温度为180℃-190℃,反应时间为3-6小时,升高温度蒸除过量的乙二醇及残存的甲醇,升温至275℃-280℃,缩聚时间为4-6小时,铸带切粒得到特性粘数[η]为0.35-0.55的PET1切片;所述光触媒包覆粉末、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的配料比为1-15∶100∶210-250(重量份);
③采用共混纺丝法,共混比例PET1/PET2为10/90-35/65(重量),共混纺丝温度为250℃-350℃,剪切速率为2000s-1-5000s-1,喷丝板长径比为1∶1-7∶1,所述PET2为特性粘数[η]为0.6-0.8的PET2切片;
④对纤维表面进行了等离子刻蚀:
刻蚀条件为:刻蚀功率为5-150W,处理时间为3-150s。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自清洁合成纤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硅烷为:或: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自清洁合成纤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iO2粒径为60-70nm。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自清洁合成纤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共混纺丝时所述剪切速率为3000-3500s-1。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自清洁合成纤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共混纺丝时所述喷丝板长径比为3∶1-5∶1。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自清洁合成纤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等离子刻蚀时所述刻蚀功率为60-100W,处理时间为3-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58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