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硫酸-碳酸法蔗汁澄清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1108403.0 | 申请日: | 200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1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瞿东平;寸守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东平;寸守庄 |
主分类号: | C13D3/10 | 分类号: | C13D3/1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机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793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亚硫酸 碳酸 法蔗汁 澄清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蔗糖制糖工艺技术领域,主要是亚硫酸法甘蔗糖厂的蔗汁澄清工艺。
蔗汁澄清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除去蔗汁中的胶体物质、有色物质、灰份和悬浮物等有害非糖分,以利于结晶提糖和获得优质的糖产品。目前我国甘蔗糖厂主要采用亚硫酸法和碳酸法两种澄清工艺,尤以亚硫酸法糖厂居多。亚硫酸法工艺简单、投资省、生产物耗低,缺点是澄清效率低,一般仅为10%左右,清汁灰份含量较多,色素物质除去较少,因而煮炼收回率较低,成品糖色度深,水不溶物偏高,二氧化硫残留量高,难以达到食糖卫生指标要求,并且成品糖耐贮性差,久贮会使有色物质重新氧化变色;碳酸法工艺的澄清效率高达30~40%,煮炼回收率比亚硫酸法高约4个百分点,白糖二氧化硫残留量低,产品洁白耐贮,但碳酸法工艺石灰耗用量大,约为亚硫酸法的10~12倍,需专门配备石灰窑制备工艺所需的石灰和二氧化碳,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较简单、设备投入少、物耗较低、生产成本低、澄清效率高、可提高白糖品质和耐贮性能、降低二氧化硫残留量、将亚硫酸法和碳酸法相结合、集两者优点为一身的蔗汁澄清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亚硫酸一碳酸法蔗汁澄清工艺,其工艺步骤为:
(1)、将混合汁进行予灰处理,即向混合汁中加入石灰乳,然后将混合汁加热;
(2)、对混合汁进行加灰碳酸饱充处理,即再向混合汁中加入石灰乳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以得到饱充汁,然后将饱充汁加热;
(3)、将饱充汁进行过滤,得到一清汁;
(4)、对一清汁进行硫熏中和处理,即向一清汁中充入二氧化硫气体,得到中和汁,然后将中和汁加热;
(5)、将中和汁进行过滤得到二清汁。
澄清工艺耗用石灰氧化钙对蔗比为0.5~0.9%,耗用硫磺对蔗比0.03~0.06%;硫熏中和处理时的硫熏强度为0.5~0.8g/l;对一清汁进行硫熏中和处理前,还可向一清汁中加入磷酸;予灰处理终点的PH值为6.8~7.4或者10~11,予灰后混合汁的加热温度为45~55℃;饱充处理终点的PH值为10~11,碱度为0.03~0.04克CaO/100ml,饱充汁的加热温度为60~70℃;硫熏中和处理终点的PH值为7~7.4,中和汁的加热温度为100~102℃;碳酸饱充所用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糖厂酒精糖蜜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或者锅炉烟道气;所述饱充汁的过滤方法为全汁过滤或者沉降过滤;中和汁的过滤方法为沉降过滤或者袋滤。
对混合汁予灰处理的作用主要是中和蔗汁酸值,减轻其酸败作用,减少蔗糖转化损失,沉淀磷酸盐和碳酸盐类非糖分,使胶体产生凝聚作用等;对经加热的混合汁加入石灰乳并充入二氧化碳进行饱充处理,其作用一是通过加灰至强碱性下,以钙离子凝聚大量的非糖杂质,二是通过加灰饱充形成大量粒子细小、表面积大、吸附力强的碳酸钙沉淀,吸附除去较多的非糖杂质,三是在强碱性下使蔗叶中的部分还原糖、酰胺和蛋白质等发生分解和水解作用而除去;饱充汁经加热后具有良好的沉降和过滤性能,经过过滤得到质量较好的一清汁;将经饱充分离得到的一清汁及时充入二氧化硫气体进行硫熏中和处理既可以使二氧化硫与糖汁中残留的可溶性钙盐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并吸附除去一部分非糖分,又可中和糖汁PH值,以便蒸发处理,避免还原糖破坏,保证糖浆色值,同时,还可通过硫熏对一清汁起到漂白和脱色作用,进一步降低糖汁色度,提高煮糖原料质量;将硫熏中和后的中和汁进行过滤,可分离得到二清汁,二清汁的纯度更高,色度降低,钙盐含量低,清澈透明,为煮糖提供优质的糖浆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东平;寸守庄,未经瞿东平;寸守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8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