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01104999.5 | 申请日: | 1996-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34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龙康武;本天宗平;西田隆夫;告川高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M9/06 | 分类号: | F01M9/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程 发动机 润滑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上述发动机主要用于剪切机或链锯的动力源。
在上述应用场合中广泛使用的普通手持式发动机是在任何发动机工作姿态如倾斜或横向翻倒姿态下可以具有润滑功能的二冲程发动机。
然而,作为这种手持式发动机,从废气排放控制的观点来看,最好使用四冲程发动机。然而,在四冲程发动机中,必须储存专门用作润滑的油。因此,如果四冲程发动机用作手持式发动机,那么必须在发动机的任何工作姿态下可靠地润滑发动机的各部分。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它能够满足上述手持式工具的使用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特征,一种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一个储油室,其用于储存润滑油并内设用于产生润滑油雾的油雾产生装置;一个曲轴室,其内装有曲轴的曲柄部分;以及一个气门分配室,其内装有一气门分配装置,所述储油室、曲轴室和气门分配室设在发动机体中,储油室和曲轴室通过在储油室中油面上方的一通孔相互连通,曲轴室和气门分配室通过一控制阀相互连通,该控制阀在曲轴室中压力升高时打开,在曲轴室内压力下降时闭合,气门分配室在其上部与大气连通,在其下部通过一个孔与储油室连通,下式是在发动机工作中建立的:
Pc≤Po<Pv
其中Pc是曲轴室中的压力;Po是储油室中的压力;Pv是气门分配室中的压力。
由于本发明的上述第一特征,在发动机的任何倾斜状态中,油雾可以不变地循环至储油室、曲轴室、气门分配室和储油室,在气门分配室中液化的油可通过利用在各室内压力之间的差的大小循环至储油室,从而保证良好的润滑状态。另外,由于无需设置昂贵的油泵,这种润滑系统在成本方面也是适宜的。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和特征,除上述第一特征外,该系统还包括一个最上部室,它占据气门分配室上方的一个位置且通过一个孔与气门分配室连通,并通过一油道与储油室或曲轴室连通,下式是在发动机工作期间建立的:
Pc≤Po~≤Pt<Pv
式中Pt是最上部室中的压力。
由于本发明的上述第二特征,不仅油雾的循环,而且在最上部室中液化和积蓄的油的循环也可容易地进行,从而可保证良好的润滑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和特征,除了上述第一特征外,油雾产生装置包括一个抛油环,它由曲轴转动,以便在储油室中与发动机的倾斜状态无关地一直搅拌和抛洒润滑油。
由于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储油室中,在发动机任何工作姿态下,抛油环的转动能够可靠地产生油雾,而且抛油环的结构较为简单。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和特征,除了上述第一或第二特征以外,控制阀包括一个压力响应式单向阀。
由于第四特征,单向阀可以与曲轴室中的压力脉冲相关地打开或闭合,以便将油雾从曲轴室送入气门分配室,并将曲轴室保持在平均负压状态。特别是当单向阀闭合时密封良好,因此,这种润滑系统可有效用于以较低速度转动的发动机。
按照本发明第五方面和特征,除了第一或第二特征之外,控制阀包括当与曲轴转动相关的活塞降低运动时打开,而上述活塞上升运动时闭合的转动阀。
由于第五特征,转动阀能够与曲轴转动的机械运动相关地打开和闭合,以便将油雾从曲轴室送入气门分配室,并将曲轴室保持在平均负压状态。特别是转动阀的开、闭定时不会产生偏差,因此,这种润滑系统可有效用于以较低速度转动的发动机。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和特征,除了第五特征之外,转动阀打开期间大致为曲柄转角的180°,转动阀打开的起始点设在一个范围中,该范围是从活塞上、下死点间的中点至按照曲柄转角来说的活塞45°下降位置。
由于本发明的第六特征,从曲轴室向气门分配室的正压排放可通过利用发动机高速转动期间气体的惯性作用有效地进行。因此,油雾的输送和曲轴室负压状态的保障可以更为可靠。
现在对照以下附图描述推荐实施例,以便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图1至10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
图1表示设有按照本发明的润滑系统的发动机的动力剪切机的工作情景;
图2是发动机的前视垂向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2中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2中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2中7-7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2中8-8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