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低旁瓣并提高信号接收效率的一次发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01103879.9 | 申请日: | 2001-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窦元珠;佐藤桂一郎;今野智章;斋藤修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B7/15 | 分类号: | H04B7/15;H01P1/1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提高 信号 接收 效率 一次 发射器 | ||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诸如接收卫星放送信号用反射式天线等等处的一次发射器,特别涉及使用着电介质型馈由部件的一次发射器。
图16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使用着电介质型馈由部件的一次发射器用的示意性剖面图,这种一次发射器可以具有其一端部开口而另一端部由闭塞面10a构成的波导管10,以及保持在该波导管10的开口部10b处的电介质型馈由部件11。第一传感器12和第二传感器13按彼此垂直的方式设置在波导管10的内部处,而且这两个传感器12、13与闭塞面10a间的距离大约为管内波长的1/4。可以用诸如聚乙烯等等的电介质材料制作电介质型馈由部件11,而且在限定着保持部11a的两端部处形成有发射部11b和阻抗变换部11c。保持部11a的外径与波导管10的内径大体相同,电介质型馈由部件11通过该保持部11a固定在波导管10处。发射部11b和阻抗变换部11c均可以呈圆锥形状,而且发射部11b由波导管10上的开口部10b朝向外部突出,阻抗变换部11c在波导管10的内部处延伸。
具有这种结构构成形式的一次发射器可以设置在接收卫星放送信号用反射式天线的反射镜焦点位置处使用,对于这种场合,由卫星放送来的信号电波在通过发射部11b集束进入至电介质型馈由部件11的内部之后,由电介质型馈由部件11上的阻抗变换部11c实施阻抗变换并进入至波导管10的内部。输入至波导管10的电波由第一传感器12和第二传感器13实施信号接收,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转换回路实施频率变换并输出中频信号(IF频率信号),从而对由卫星放送来的电波信号实施接收。
然而众所周知,现有技术中的这种一次发射器,其电波发射图案如图15中的虚线所示,呈包含有旁瓣的形状。这是由于波导管10的开口部10b造成的阻抗不连续引起的,表面电流在波导管10的外侧表面处呈放射线状流动。如果举例来说,对于发射部11b的设计放射角为90度(相对中心为±45度)的场合,在±50度附近处将产生高度旁瓣。因此,存在有作为放射角中心部的主瓣增益低下,难以对由卫星放送来的信号电波实施良好接收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实际问题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电波发射图案中的旁瓣、提高信号接收效率的一次发射器。
为了能够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发射器,它可以具有在其一端部具有开口部的波导管,以及保持在该波导管内部处的、其发射部由所述开口部处突出的电介质型馈由部件,而且在所述波导管上的所述开口部外侧处还设置有其一端部呈开放状的、具有底面的环状壁,该环状壁的深度设定为电波波长的大约1/4。
具有这种结构构成的一次发射器,可以使流经波导管上开口部的外侧表面处的表面电流和流经环状壁上内侧表面处的表面电流的相位彼此相反,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旁瓣,增加主瓣的增益,因此可以对由卫星放送来的信号电波实施良好的接收。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形式中,最好还进一步将所述环状壁的底面宽度设定为电波波长的大约1/6~1/10,采用这种构成形式时可以进一步提高降低旁瓣的技术效果。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形式中,可以使所述环状壁至少设置为一个,然而当设置有呈同心圆状的若干个环状壁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降低旁瓣的技术效果。
而且,为了能够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一次发射器,它可以具有在其一端部具有开口部的波导管,以及保持在该波导管内部处的、其发射部由所述开口部处突出的电介质型馈由部件,而且在所述波导管上的所述开口部的内侧壁面与所述电介质型馈由部件上的外侧表面间,还设置有深度大约为电波波长1/4的间隙。
具有这种结构构成的一次发射器,可以利用这种间隙使流经电介质型馈由部件上外侧表面处的表面电流和流经波导管上内侧表面处的表面电流的相位彼此反转而抵消,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旁瓣,增加主瓣的增益,因此可以对由卫星放送来的信号电波实施良好的接收。
而且,所述间隙可以通过使波导管上的开口部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获得,然而当通过呈切口状的凹入部在电介质型馈由部件的外侧表面处形成间隙时,可以使波导管的形状简单,从而还可以降低其制造成本。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形式中,最好还进一步将所述间隙的宽度(电介质型馈由部件与波导管间的相对距离)设定为波导管开口部口径的大约1/6~1/10,采用这种构成形式时可以进一步提高降低旁瓣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38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