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进气中电子空气净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103735.0 | 申请日: | 2001-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69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辉 |
主分类号: | F01N3/01 | 分类号: | F01N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进气中 电子 空气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中的电子空气净化系统。
目前现有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空气净化,普遍采用纸芯做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就象筛子一样,把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过滤一遍,由于滤芯的孔眼相对来说较大,空气中细小的微粒、灰尘不能完全过滤掉而进入发动机,这既影响了汽油在缸内燃烧,使动力下降,还由于微粒、灰尘对缸壁和活塞环磨擦产生磨损,使发动机动力下降的同时使用寿命也下降。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得到完全过滤净化,由于空气中的细小微粒、灰尘被净化,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延缓了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发动机原有进气风道总口内,空气滤清器滤芯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空气净化器集污室,同时把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一旁。
1、为了使通过该集污室的空气得到净化、除尘,需设置与进气风道总口径大小平行一致的数块导电的面板,板与板之间绝缘,相对应的两极分别与负离子发生器的正、负极相接,负极设置在最上和最下层,正极板上的两面通电且设置密集的负离子发射针,发射针和集污板间形成的双重密集负离子网能迅速分解中和空气中的微粒、灰尘,同时使各种微粒、灰尘都被电离且吸附在集污板上。
2、为达更佳效果,还可把正、负极网板垂直于风道总口中,使空气从网板的网眼中通过,负极网板设置在最前和最后面,中间的正极网板两面通电且设置密集的负离子发射针。以上正、负极面板、网板的层数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3、为达更佳效果,可在网板之间设置数层滤纸和海绵形成空气过滤器,并把他们分别垂直设置在进气风道总口的最前端、中端、末端。
4、为了使该集污室达到定期取出并清理掉集污面板、网板、滤纸和海绵上的污物,以防止发生二次污染,把集污金属板和空气过滤器设计成活动式装卸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由于该净化系统是在原空气滤清器的基础上形成的,原有空气滤清器的功能没发生变化,只是把原有空气滤清器不能过滤掉的细小微粒、灰尘给予过滤、吸附,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更纯净。空气进入到原空气滤清器之前,在集污室的正、负极的静电高压、发射针和空气过滤器的作用下,微粒、灰尘被吸附和过滤,空气就已经得到净化。大大提高了原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经前两道工序空气还没完全净化的话,空气经过设置在原空气滤清器后面的集污室后,依上述同样的原理空气会得到进一步净化,真正得到纯净空气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为本发明发动机进气电子净化系统原理图
(2)~(13)是本发明发动机进气电子净化系统集污室的结构图
(12)和(13)是本发明发动机进气电子净化系统中间夹有滤纸、海绵的空气过滤器结构图
实施例1参照说明书附图当空气经过垂直于风道总口中空气过滤器(12)、(13)的过滤,再通过集污室两极板[(2)~(6)和(7)~(11)]之间时,由于在正极板[(3)、(5)、(8)、(10)]上发射针作用下,空气中微粒、灰尘被电离,在高压静电作用下,带电的微粒、灰尘被两极板[(2)~(11)]吸附。
实施例2参照说明书附图由于在两极板[(2)和(3)、(3)和(4)、(4)和(5)、(5)和(6)、(7)和(8)、(8)和(9)、(9)和(10)、(10)和(11)]之间有数万伏高压,正极板[(3)、(5)、(8)、(10)]上的发射针能把通过它的空气中的微粒、灰尘电离带电,在强大磁场作用下被吸附在两极板[(2)~(11)]上,空气再经空气过滤器(12)、(13)过滤后,即便有极少漏网的微粒、灰尘,再通过下一个集污室时,在同样的原理作用下,空气得到完全净化,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更为纯净。
为了便于清洗更换,集污室中的每一块板都为抽拉式活动装卸结构,板与板之间有一绝缘框架相连。
接线时,把两个集污室的正极一同接到负离子发生器(1)的正极,集污室的负极一同接到负离子发生器(1)的负极,由于负离子发生器的功率很小,可直接接入电瓶或其它电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辉,未经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3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重更新的自适应量化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组合式环保焚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