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高速红外线通信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101970.0 | 申请日: | 200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66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郑伯顺;徐成有;颜宏恺;陈次郎;吕光钦;吕柏文;钟银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02 | 分类号: | H04B10/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瑞丰 |
| 地址: | 台湾桃园县杨梅镇***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红外线 通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高速红外线通信的车用通信装置。
目前车辆通关收费作业大都采用人工收费,除了需要投入可观的人力成本外,车辆通过收费站时,需要停车缴费后再开车前行,由此造成驾驶者通关时间增长与道路壅塞的问题。有关车辆通关收费自动化作业方面,多数国家目前仅停留在试用阶段。另外有以微波为通信媒介的试用系统,其通信速度大约在250KBps以内,因通信速度较低,无法在极短的交易时间内传送足够多的数据,去作为交易安全的辨识确认,因而使系统的安全性降低。另外,还可能因天线发射微波信号彼此互相干扰而造成收费端无法辨识的问题;或者由于使用接触式IC卡片,会因车辆震动造成接触点不稳定,可能导致交易失败。此外,微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虽尚无直接证据证明,但仍无法去除使用者心理负担的疑虑,间接形成这类微波系统的隐忧。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仍有诸多缺陷,有待加以改良。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可装载于车辆上使用,自动化程度高,能快速识别并可在线处理的车用高速红外线通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高速红外线通信装置,它包括:
外壳,其上设置非接触式IC卡片放置槽、车载电源引线插座、测试按钮、红外线通信窗口;所述外壳内部设置中文液晶显示器、电池放置槽、电子电路板、滑动式固定插槽和蜂鸣器;
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电子电路系统,包括红外线脉冲接收模块和红外线脉冲发射模块,二者通过红外线起动信号检测模块与系统主控微处理器系统模块相接;系统主控微处理器模块还分别与非接触式IC卡片读写模块、中文液晶显示器及蜂呜器相接,并通过控制线与电源控制及检测模块相接;还包括电源输入级。
本装置的微处理器内部安装的电子可擦除式存储器预先存有车型代码等参数。
与前述同类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车用高速红外线通信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1.本装置利用红外线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接收与发送,具有很高的传输速率通信,能于车辆通过收费车道通信区的短暂时间内传输大量的数据,因此可提供较复杂的通信安全机制,故而提高系统安全性。
2.本装置安装于车辆上,即使车辆以高速(可达100Km/hr)通过收费车道通信区,亦可正确无误地与地面电子自动收费车道系统进行通信,完成自动扣款交易程序,无需停车,即可达到在行进中完成车辆自动收费功能,既节省驾驶者通关时间及人工收费作业成本,更能节省能源且降低空气污染。
3.采用红外线通信方式,不会与其他射频系统间产生互相干扰,且没有通信频道的限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无任何疑虑,不致造成使用者的心理负担。另外,与微波相比,本发明所用电子电路较为简单,因此制作成本低廉且容易维修。
4.使用非接触式IC卡片具有较高的安全机制,又因非接触式IC卡片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式存取,没有读写接点存在,故而不存在因车辆震动所造成的接触点不稳定,进而导致交易失败等缺陷。
5.本装置采用全中文显示信息,特别适合华人使用者。
6.本装置的微处理器内部安装的电子可擦除式存储器预先仅存有车型代码,而不预设扣款费率,实际扣款费率是依据所接收到的电子收费车道系统下传(后面将予说明)的收费扣款费率表,比对存储器内预存的车型代码以决定收费扣款金额,因此可让电子收费车道系统实行费率变更时更方便。
7.本装置省电,并可采用电池(9V-DC)与车载电源两用。
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目的、功效。其中: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外壳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中所用电源开关结构的电路方框图。
以下参照图1至4说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车用高速红外线通信装置。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装置具有被安置在车上的外壳,它包括上盖301和背盖302,并且内层表面涂布金属。上盖301的前部设有透明防护镜片304,用以保护安置在外壳内部的中文液晶显示器104。上盖301的顶部设置非接触式IC卡片放置槽311。背盖302底部设置红外线通信窗口滤光片306。外壳侧部设置侧边按钮305。所述外壳中设置电池放置槽309,可通过电池盖303取放9V干电池。电池盖303底部设置滑动式固定插槽310。外壳内还布置有电路板307、非接触式IC卡片读写天线308,以及蜂鸣器111。此外外壳内还设置中文液晶显示器、车载电源引线插座等(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1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开胸理气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PCI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