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轮胎带材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00812601.1 | 申请日: | 200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8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茂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不二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38 | 分类号: | B29D30/3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昝美琪,顾红霞 |
地址: | 日本岐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轮胎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由多根纵向设置的芯线39(a)和覆盖有橡胶覆盖物39(b)构成的带(39)以预定的节距(T1、T3)螺旋绕到具有不同外径(D1、D2)的转筒(35、36)的外圆周表面上,被卷绕的带(39)的侧边彼此结合,形成筒状的卷绕体(40);以及
所述卷绕体(40)呈大于所述带(39)卷绕节距(T1、T3)的预定节距(T2、T4)被螺旋切割,以形成带材(46A、46B),其带材(46A、46B)具有预定的宽度(W1、W2)和芯线倾斜角(β1、β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筒(35、36)的外径(D1、D2)和带(39)的宽度(E)、卷绕节距(T1、T3)和卷绕数量(N)以及卷绕体(40)的螺旋切割节距(T2、T4),是根据带材(46A、46B)的长度L、宽度(W1、W2)和芯线倾斜角(β1、β2)决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带材的长度(L)由所使用的单个轮胎的尺寸来决定。
4.一种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带卷绕机构(38)用于将由多根纵向设置的芯线和覆盖有橡胶构成的带(39)以预定的节距(T1、T3)螺旋绕到转筒(35、36)的外圆周表面上;
一结合机构(131,…)用于将被卷绕的带(39)的侧边彼此结合形成筒状的卷绕体(40);以及
一卷绕体切割机构,用于将所述卷绕体(40)呈大于所述带(39)卷绕节距(T1、T3)的预定节距(T2、T4)螺旋切割,以形成带材(46A、46B),其带材(46A、46B)具有预定的宽度(W1、W2)和芯线倾斜角(β1、β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卷绕机构(38)包括一与通过机架(32、33)旋转支承的转筒(35、36)相适应的带卷绕导向装置(130A、130B)和一相对移动机构(113、114、115,…),其相对移动机构使得所述转筒(130A、130B)和所述带卷绕导向装置(130A、130B)以预定的输送速度在转筒的轴向相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合机构(131,…)这样构成,即由带卷绕机构(38)实现的带卷绕操作的压辊(131)作用产生的压力使带侧边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35、36)装有能够抓取带卷绕起始端的带起始端抓取机构(60、…)。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32)或所述的带卷绕机构(38)装有用于切割绕转筒卷绕的带完成端的带切割装置(41)。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体切割机构(44)包括由机架(32、33)旋转支承的转筒(35、36)、一与所述转筒相适应的刀(45)以提供与所述转筒接触和分开的移动并用于切割卷绕体,并包括相对移动机构,它使所述的转筒(35、36)转动并使所述刀以预定的输送速度在转筒的纵向相对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35、36)的外圆周表面上具有螺旋刀槽(35a、36a),其节距与螺旋切割所述卷绕体(40)的预定节距(T2、T4)相同,其中所述刀(45)的刀边沿所述刀槽(35a、36a)的一个边导向以切割卷绕体(4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39)的卷绕起始端在具有与刀槽(35a、36a)的螺旋导向角(α1、α2)相同的角度被切割,其带开始由沿着转筒刀槽导向的切割边被卷绕,并其带由与刀槽配合的带卷绕完成端被向上卷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制造轮胎带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的卷绕完成端这样被切割,即使得其切割边的角度与刀槽螺旋导向角相等,而被切割后的带开始被卷绕,使得在被切割后的带的完成端沿着所述刀槽输送进行下一卷绕开始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不二精工株式会社,未经不二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26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蛋白粉生产方法
- 下一篇:受污织物的预处理和漂白方法